董作宾

作品数:242被引量:25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宇信钟敬文程邦雄常玉芝张怀通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安阳师范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董作宾考释甲骨文字之特点——论分期断代对于考释甲骨文的重要性
《语言研究》2025年第1期121-130,共10页王斐 程邦雄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冷门绝学重大项目培育项目“董作宾安阳殷墟发掘成果及对日甲骨学影响研究”(CCNU23LM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草创时期甲骨文考释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0&ZD307)。
董作宾是我国甲骨学和考古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他在古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古年代学、古地理学等学科均有所建树。其中,在甲骨文字考释方面不仅承袭了前人偏旁分析、据形考释、辞例比较等科学的考释方法,更重要的是开辟了利用分期...
关键词:董作宾 甲骨文考释 传统考释法 分期断代考释法 
“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二十五届年会暨汉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召开
《海峡人文学刊》2024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李春晓 
2024年10月19日至20日,由中国古文字研究会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省高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联盟承办的“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第二十五届年会暨汉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州召开。开幕式由福建师范大学林志强教授主持。福建师范大学...
关键词:福建师范大学 期刊评比 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古文字研究 汉语言文字学 汉字学 董作宾 副校长 
民国时期临淄齐国故城的考古调查
《大众考古》2024年第12期30-33,共4页王国坤(文/图) 于焱(文/图) 王晓莲(文/图) 
2023年度山东省文化和旅游研究课题“文旅融合背景下临淄齐国故城核心区价值利用和相容使用的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3WL(Y)185]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上半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初创时,所长傅斯年即计划实施临淄齐国故城考古工作,并规划在临淄建立一个山东田野工作中心。当时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的李济、吴金鼎、董作宾、于道泉以及山东省立图书馆馆长王献唐等先生都参与...
关键词:临淄齐国故城 历史语言研究所 考古调查 田野考古 李济 董作宾 于道泉 山东省立图书馆 
在董作宾故居
《公民与法(检察版)》2024年第11期62-62,共1页廖华歌 
分明有一种力量,让气喘吁吁的我立时宁静下来。夏日午后的阳光,在微风的吹拂中缓慢起舞流动,明灭闪烁的光洒了满空满地。同来的著名书法家、作家、文化学者张兼维老师,指着大门上边的“彦堂”二字有些庄肃地问我:站在这里,你是否有一种...
关键词:董作宾 庄肃 手机 
殷墟百年中的重要发现
《中华遗产》2024年第7期18-19,共2页郭明(整理) 郭婷(整理) 
小屯区域1928年10月由董作宾主持,开探坑40个,发现甲骨854片,以及铜、陶、骨、、玉石器等,拉开了殷墟正式考古发掘的序幕。1929年3-5月李济加入,用探沟法发掘,开始注意到地层的划分和对灰坑、墓葬等遗迹的考察。
关键词:考古发掘 探沟 李济 灰坑 殷墟 董作宾 玉石器 小屯 
甲骨四堂:伟大的先行者
《中华遗产》2024年第7期50-53,共4页苏蘅 
“学术传布之责,天下有力者,当共肩之。”在甲骨学研究的起步阶段,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等人先后厥有贡献,合称为“甲骨四堂”。他们奠定了甲骨学的基础,影响至今,薪火相传。
关键词:董作宾 罗振玉 甲骨学 薪火相传 先行者 王国维 郭沫若 
良渚文化的发现者——施昕更
《名人传记》2024年第6期53-53,共1页安石 
1937年4月的一天,浙江省立西湖博物馆的职员施昕更正带领考古学大家董作宾等人在浙江良诸一带进行实地考察(见上图,左为施昕更,右为董作宾),其中出土的黑陶意义尤其重大,该遗址的研究价值得到了专家的充分肯定。事实上,施昕更并非考古...
关键词:施昕更 董作宾 西湖博览会 地质矿产 良渚文化 博物馆 机缘巧合 讲解员 
董作宾书法作品
《殷都学刊》2024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董作宾 
山高水长
《十月》2024年第2期211-223,共13页王剑冰 
一我喜欢李庄被一江水挽着的姿势。没有这条江,李庄可能不会出现。没有李庄,这段江水或许也不会这么动人。我的这个想法,不知道有谁想过。倒是有那么个时段,董作宾、李济、梁思成、林徽因、夏、童第周等一帮子文化人常在江边站立,扶着...
关键词:董作宾 林徽因 梁思成 童第周 李庄 江水 
殷墟,又上新了
《环球人物》2024年第7期84-88,共5页许晓迪 
河南安阳,殷商王朝的都邑.96年前,考古学家董作宾在安阳小屯村挥下第一锹,拉开了殷墟科学考古的帷幕,3000多年前的商王朝,逐渐从传说中的史影成为信史.2005年,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进入关键时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和安阳市政府决定...
关键词:世界文化遗产 安阳小屯 商王朝 考古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 殷墟 董作宾 展厅面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