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补式

作品数:54被引量:200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肖贤彬刘街生项开喜刘丹青魏丽君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暨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当代语言学》《青春岁月》《世界汉语教学》《语言历史论丛》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主题=复音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元刊杂剧三十种》补充式复音词初探
《大家》2012年第8期1-2,共2页周锡纯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最早而且是唯一的一部元刻杂剧选本。元杂剧作品被王国维誉为"千古独绝"的文字,称其"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在这部通俗的文学作品中保留了当时鲜活的口语资料,真实地反映了元代汉语...
关键词:元刊杂剧三十种 复音词 补充式 不及物动词 看钱奴 形容词 动补式 赵氏孤儿 近代汉语 元杂剧 
《北梦琐言》中的动补式复音词
《语言历史论丛》2009年第1期158-166,共9页陈亚琳 
《北梦琐言》是唐五代时的一部史料笔记,口语色彩强,是研究唐五代汉语的宝贵语料。本文通过考察其动补式复音词来展现动补式复音词语义构成及词性构成在唐代的发展特点。
关键词:语料 词性 笔记 补式 动补式 史料 色彩 复音词 口语 
《毛公鼎》构词法研究被引量:3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4年第6期57-60,共4页张正霞 
本文以《毛公鼎》中的复音词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定性的研究,发现复音词的语义、词性构成比较甲骨文有进步,与同时期的《诗经》也有不同。偏正式是最能产的构词方式,述宾式、主谓式、动补式还没有产生。
关键词:复音词 构词法 构词方式 动补式 偏正式 主谓式 语义 构成比 定量 研究 
《庄子》复音词构词方式初探被引量:3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78-81,共4页刘志生 
《庄子》复音词构词方式初探刘志生让我们首先看什么是构词法呢?“作为一门科学,构词法就是研究咱们语言中词的构造规律的学问。产生新词的时候,新词的结构就是按构词法产生的。”②那么什么又是词呢?通俗一点说,词是声音和意义结...
关键词:联合式复音词 《庄子》 构词方式 语法构词 语音构词 动补式 主谓式 偏正式 状态形容词 联绵词 
关于“饿死”等的语法结构─—与李智泽同志商榷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72-73,共2页韩培丽 
李智泽同志在《(孟子)与(孟子章句)复音词构词法比较》一文提出,在《孟子章句》中新出现了一类合成词,即动补式合成词,但从其列出的例证来看,其内部结构都不是动补关系,不能支持自己的观点。本文对李智泽文所列举的例证进行了...
关键词:语法结构 《孟子章句》 结构关系 构词法比较 动补式 《汉书·五行志》 复音词 联合结构 动补结构 内部结构 
论《韩非子》复音词被引量:7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74-80,共7页廖集玲 
战国末年,社会急剧变化.思想活跃,词汇随社会生活发展而有了较大发展.《韩非子》产生于这个时期,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上承周代、春秋,下启秦汉,语言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着重探讨《韩非子》中的复音词,希望通过分析比较,能对战国...
关键词:复音词 《韩非子》 单音词 构词方式 复合词 动补式 偏正式 联合式 补充式 单纯词 
《百喻经》复音词研究被引量:2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72-78,共7页吴泽顺 
《百喻经》是一部佛学著作,全称《百句譬喻经》,古印度僧伽斯那从《修多罗藏》十二部经中摘录譬喻事类辑集而成.南朝萧齐永明年间,由懂得汉文的印度法师求那毗地译成汉文,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八十余年.《百喻经》用寓言故事来宣扬佛法教义...
关键词:《百喻经》 复音词 主谓式复合词 联合式 联绵词 动宾式 偏正式 动补式 汉语词汇 南北朝时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