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电位再活化法

作品数:7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相关作者:高中平陈范才赵常就刘浩胡石林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南昌航空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计算机与应用化学》《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腐蚀与防护》《汽轮机技术》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预应变和敏化顺序对304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2
《化工机械》2017年第1期17-21,25,共6页薛天然 刘浩 
预应变和敏化处理均对304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有显著的影响,但是两者的先后处理顺序是否对304不锈钢存在影响还有待讨论。利用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和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DL-EPR),对304不锈钢预应变和敏化处理后的晶间腐蚀敏...
关键词:304不锈钢 预应变 敏化处理 晶间腐蚀 动电位再活化法 
预应变对304不锈钢薄板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2
《腐蚀与防护》2016年第5期398-401,共4页刘浩 唐建群 巩建鸣 温永彬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CXZZ13_0433)
利用硫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和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DL-EPR),对304不锈钢薄板在预应变和敏化之后的晶间腐蚀敏感性进行了研究。采用金相显微镜对经过硫酸-硫酸铜试验后的试样进行观察,利用电化学测试方法进行试样敏化度(DOS)的测...
关键词:304不锈钢薄板 硫酸-硫酸铜试验 动电位再活化法(EPR) 预应变 敏化 晶间腐蚀 
晶粒尺寸对316LN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4
《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16年第1期25-30,共6页彭新元 周贤良 华小珍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2AA03A507);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GJJ14534);江西省金属材料微结构调控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JW20122300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资助
通过动电位再活化法,微观形貌观察以及表面相对电子功函数研究了晶粒尺寸对316LN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影响。不同晶粒尺寸试样通过改变固溶时间来获得。结果表明:经相同敏化处理后,316LN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程度随着晶粒尺寸的增加...
关键词:动电位再活化法 晶粒尺寸 晶间腐蚀 
恒电位脉冲法检测汽轮机转子钢的敏化被引量:2
《汽轮机技术》2007年第4期312-313,共2页张胜寒 丁兆勇 王秀梅 
采用恒电位脉冲技术(Potentiostatic Pulse Test,简称PPT)对转子钢的敏化进行检测,并与传统的动电位再活化(Electrochemical Polarization Reactivation,简称EPR)法进行了比较。由于转子钢敏化度有的较高,经过双环EPR实验后在电极表面...
关键词:汽轮机转子 恒电位脉冲技术 动电位再活化法 敏化 转子钢 
不锈钢晶间腐蚀检测仪的研制被引量:5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1年第5期433-436,447,共5页陈范才 高中平 胡石林 
核工业基金资助项目 (Y7197E0B6 )
根据EPR法设计研制了不锈钢晶间腐蚀检测仪。硬件共分为CPU模块、ADDA模块、键盘 -显示模块以及恒电位电路四大模块 ,各模块通过系统总线交换信息。检测仪的软件采用C5 1语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写。所研制的检测仪性能稳定、操作简便 ,适...
关键词:不锈钢 晶间腐蚀 动电位再活化法 无损检测 检测仪 核反应堆 材料 电化学腐蚀试验 
动电位再活化法评价晶间腐蚀敏感性的各种判据被引量:14
《四川化工与腐蚀控制》1999年第3期40-44,共5页高中平 陈范才 赵常就 
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法(EPR)用于评价不锈钢或镍基合金的晶间腐蚀敏感性程度的判据有多种,各种判据均与材料的敏化程度有较好的对应性。本文深入地分析了这些判据的理论依据及其应用局限和影响因素。再活化过程反映了晶界敏化程度...
关键词:再活化 晶间腐蚀 不锈钢 腐蚀 敏感性 
利用动电位再活化法研究外加阴离子对铁钝化过程的影响被引量:2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1993年第3期158-162,共5页王超 柳昌义 李瑛 陈慎豪 李金良 
中国科学院腐蚀科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资助
本文运用动电位再活化法研究了酸性溶液中阴离子对铁钝化过程的影响。在给定实验条件下,卤素离子对铁钝化膜的影响以Br^->Cl^-8>F^-、I^-的顺序递减;NO_3^-可以抑制Cl^-对阳极钝化区铁电极表面的孔蚀。扫描电镜实验得到相同结果。动电...
关键词:动电位再活化 铁电极 钝化 阴离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