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自然保护区

作品数:432被引量:1983H指数:2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周世强黄金燕张和民刘兴良李德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野生动物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关于《卧龙自然保护区雪豹的生境选择偏好与食源结构特征》的更正
《野生动物学报》2021年第4期972-972,共1页本刊编辑部 
《野生动物学报》2021年第42卷第2期《卧龙自然保护区雪豹的生境选择偏好与食源结构特征》更正如下:第300页,2.2雪豹食源结构中第4行“野牦牛”应为“家牦牛”;第302页,表3第5行“野牦牛”应为“家牦牛”;第303页,第2段,第6行“牦牛”...
关键词:卧龙自然保护区 野牦牛 家牦牛 生境选择 野生动物学 雪豹 食源 结构特征 
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食肉动物多样性及部分物种的食性分析被引量:6
《野生动物学报》2021年第4期958-964,共7页金森龙 瞿春茂 施小刚 邹晓艳 刘俊 邵昕宁 姚蒙 何廷美 李晟 
香港海洋公园保育基金项目(SJ01.1718);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估项目(2019HJ2096001006)。
2018年3月—2019年1月,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片区和其他3个重要区域布设120个红外相机监测点对食肉动物(Carnivora)进行调查,以了解保护区内食肉动物的物种组成与垂直分布;依据粪便采样与DNA宏条形码分析,对粪便产生者及其食物种...
关键词:食肉动物 红外相机 粪便DNA 非损伤性采样 卧龙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雪豹地栖动物群落初探被引量:3
《野生动物学报》2021年第3期645-653,共9页周厚熊 姜楠 李君 杨虎 吴艳蓉 王鹏彦 施小刚 李兆元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大熊猫国际合作资金项目(2017115)。
以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利用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采集到的红外相机数据,分析了地栖动物群落种间空间关联性、结构、维持机制,以及雪豹(Panthera uncia)在群落维持中的生态学作用,从而判断雪豹的生态价值。结果显示:①...
关键词:动物群落 种间关联 雪豹 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雪豹的生境选择偏好与食源结构特征被引量:4
《野生动物学报》2021年第2期295-305,共11页洪洋 张晋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571517;31572293);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2019QZKK0402);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XNYB19-01);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基金项目(CXTD2018-9);西华师范大学英才基金项目(YC358);西华师范大学博士启动基金项目(17E073;17E074)。
近年来,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对雪豹(Panthera uncia)所处高海拔生态系统侵入不断增加,对雪豹生存已造成威胁。准确掌握雪豹生境选择偏好与食源结构特征,可以完善雪豹基础研究,提高雪豹保护管理效率。因此于2019年7月对卧龙自然保护区...
关键词:雪豹 生境选择 食源结构 卧龙自然保护区 
卧龙自然保护区一鬣羚死亡原因剖析被引量:8
《野生动物学报》2016年第2期147-150,共4页李才武 瞿春茂 金森燕 何永果 杨乾 杨波 王承东 刘世才 李德生 
为调查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卧龙自然保护区每年冬季都会有野生鬣羚死亡的原因,作者对2015年1月6日卧龙自然保护区内1死亡的野生鬣羚进行病理、细菌、寄生虫病原等实验室诊断。根据实验室诊断结果,并综合分析野生鬣羚的生存环境,其死亡原...
关键词:鬣羚 地震 疥螨 
大熊猫饮用水的水化学特征——大熊猫生态环境因子调查
《野生动物学报》1983年第1期8-10,共3页郑远昌 
水是一切生物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就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然而,每一种生物对水的质量都有自己的要求。在深山密林中生长。
关键词:大熊猫 水化学 卧龙自然保护区 大猫熊 水文学 生态环境因子 饮用水 化学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