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便DNA

作品数:117被引量:477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明海刘艳华李迪强许岸高张于光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调查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原创试题的命制
《中学生物教学》2025年第9期72-74,共3页刘付香 梁炎英 梁晓明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中学生物学‘数字·模拟·实践’创新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编号:2021YQJK140);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专项科研项目课题“高中生物学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及评价研究”(编号:BQW2024TGL024)。
依据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以“基于粪便DNA调查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的科技论文为情境素材,命制试题。该试题具有良好的评价效果,能有效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粪便DNA 高考评价体系 课程标准 情境 
粪便DNA甲基化检测在社区人群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
《中国医师杂志》2025年第2期290-293,共4页汤献忠 方艺蓉 徐一劲 苏锦华 谢就坤 
东莞市科技特派员项目(20201800500672)。
目的调研社区人群对于粪便脱氧核糖核酸(DNA)甲基化检测技术的知晓率,并观察粪便DNA甲基化检测技术在社区人群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期间东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302例结直肠癌高危人群作为高危组,...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 癌症早期检测 粪便常规标本 DNA甲基化 
基于粪便DNA宏条形码的人工草地放牧绵羊采食组分研究
《草地学报》2024年第10期3043-3051,共9页郭艳萍 王月君 彭思嘉 左淑贤 张英俊 罗海玲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2017BY08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9M66087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2192463)资助。
准确获取食草动物食性数据有助于了解草地放牧家畜的营养状况,同时也对掌握草地植物群落的动态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从滩羊粪便样本中提取DNA,利用ITS2条形码和粪便DNA宏条形码技术(fDNA metabarcoding),基于出现频率(Frequency...
关键词:绵羊 食性 DNA宏条形码 ITS2 物种鉴定 
中国社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专家共识被引量:1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24年第7期581-584,F0002,共5页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肿瘤防控专家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吴静 王宝华 陈波 厚磊 姬一兵 王宁 冯雪菲 周金意 郭晓雷 冯石献 王华东 周信 
(接上期)4筛查方法推荐推荐与建议●结肠镜是CRC筛查的金标准,可作为所有风险人群的CRC筛查手段。●FIT适用于较大规模人群的CRC筛查,其对CRC筛检灵敏度较高,降低定量粪便潜血检测阈值可以提高癌前病变检出率;多靶点粪便DNA检测和血液...
关键词:筛查方法 癌前病变 多靶点 结肠镜 粪便DNA 筛检 结直肠癌 CRC 
吉林省黄泥河林区东北马鹿野外放归成效评估
《生态学报》2024年第14期6383-6390,共8页田新民 宋雅祺 赵雨桐 靳勇超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H2022C101);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项目(2021H002);牡丹江师范学院科研项目(MNUGP202302)。
野外放归是维系濒危物种野生种群长期续存的重要途径,对放归成效的监测研究有利于濒危动物种群科学有效的管理。采用非损伤性标志重捕法评估了吉林省张广才岭南部黄泥河林区东北马鹿的种群数量与分布;利用粪便DNA信息,从亲权鉴定和遗传...
关键词:东北马鹿 野外放归 黄泥河林区 粪便DNA 
基于非损伤取样法的林麝微卫星遗传多样性分析
《动物学杂志》2024年第3期408-417,共10页王喆 闫利平 鲁冠杰 高云云 何伦 李明哲 胡德夫 张东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应急揭榜挂帅项目(No.20230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研发项目(No.GLM[2021]45);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委托项目(No.YC-20018);北京林业大学杰出青年人才培育计划项目(No.2019JQ0318)。
林麝(Moschusberezovskii)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为了保护野生林麝种群、满足中医药等行业对天然麝香的需求,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工饲养林麝。维持高的遗传多样性是实现饲养林麝种群可持续增长并放归野外的关键因素。本研究...
关键词:林麝 非损伤取样法 粪便DNA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我国圈养和野生东北虎种群线粒体基因组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野生动物学报》2024年第2期231-241,共11页褚佳宁 徐海涛 何志健 杨金城 周永恒 刘博洋 崔靓玉 高雨薇 刘丹 徐艳春 姜广顺 杨淑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0517)。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体型最大的猫科(Felidae)动物之一,是极具代表性的珍稀野生动物。现有研究表明,我国野生东北虎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近交水平较高。尽管目前我国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在逐步增长,但通过人工干预来提高野...
关键词:东北虎 遗传拯救 线粒体基因组 粪便DNA 遗传多样性 
基于微卫星的欧亚水獭个体识别和遗传多样性
《兽类学报》2024年第2期146-158,共13页郑凯丹 汪巧云 范朋飞 韩雪松 肖梅 谌利民 董正一 张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900372)。
种群数量和遗传多样性是保护濒危物种所需的基础信息。欧亚水獭(Lutra lutra)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曾经在我国分布广泛,但在20世纪经历了大规模的种群数量下降和分布区缩减。欧亚水獭相关研究十分缺乏,种群数量调查和遗传多样性等基础...
关键词:欧亚水獭 粪便DNA 微卫星 种群数量 遗传多样性 
藏羚交配群成员间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兽类学报》2024年第2期159-170,共12页赛青高娃 王子涵 李全邦 王东 连新明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3YFF1305000);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专项资金;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青年学者A类项目。
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i)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种,多集群生活且具有典型的性别分离现象。除交配季节外,雌雄两性个体组成的同性集群分开活动。本研究于2021年12月下旬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可可西里片区以藏羚集群为单元采集了32个集群共188...
关键词:藏羚 粪便DNA 交配群 亲缘关系 遗传多样性 
粪便DNA制备技术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4年第4期0153-0156,共4页王梓蒙 孙长江 冯伟 
通过不同的粪便DNA制备技术评价粪便DNA质量对基于核酸分子扩增的结直肠癌筛查影响。方法 采用商业化粪便核酸纯化试剂盒(磁珠法)以及条件优化分别提取临床粪便样本后进行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对结直肠癌诊断灵敏度、特异性...
关键词:结直肠癌筛查 粪便DNA 核酸纯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