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春

作品数:73被引量:299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DNA野生线粒体DNA微卫星粪便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通报》《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动物学杂志》《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十一个DNA甲基化位点对野生与圈养环颈雉鉴别能力的评价
《野生动物学报》2025年第1期135-142,共8页林力钧 王文慧 张琦 杜宇佳 刘姿仪 陈晓琳 高鹏 徐艳春 杨淑慧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20DR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0517)。
过度开发、非法猎捕和利用野生动物资源已经成为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将野外非法获取的动物混入合法养殖动物中掩盖违法犯罪的行为层出不穷,因此需要从科学鉴定角度区分不同来源的动物。骨骼肌是非法猎捕和贸易的主要目标产品,但...
关键词:环颈雉 来源鉴别 野生 圈养 DNA甲基化 
线粒体Cyt b基因对九种穿山甲鉴别力的分析
《野生动物学报》2025年第1期50-62,共13页韩松霖 马跃 李波 刘微 穆佳童 徐艳春 杨淑慧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20DR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0517)。
为优化穿山甲的分子鉴定方法,采用9种穿山甲54条Cyt b基因完整序列,评估了MEGA11软件中的7种模型和23种碱基替换类型所估算的遗传距离的物种分辨率、Cyt b基因全序列及各区域鉴别力。结果表明:K2P模型和p-distance模型基于颠换(T_(V))...
关键词:穿山甲 细胞色素b基因(Cyt b) 遗传距离 物种鉴定 
羽翈中DNA和糖皮质激素共提取技术的研究
《野生动物学报》2024年第4期800-810,共11页于梦佳 刘思霞 周雨 张馨元 任晓彤 周永恒 杨守庄 李志刚 徐艳春 杨淑慧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572020DY02)。
羽毛是鸟类研究、监测和管理中常用的非损伤性材料,可从中提取DNA和激素进行遗传和生理分析。然而,作为高度角化的组织,羽翈中的DNA和激素含量极低,提取较为困难。本研究开发一种能够从羽翈中同时提取总DNA和糖皮质激素的方法,命名为DH-...
关键词:羽毛 DNA 糖皮质激素 共提取 非损伤性采样 
我国圈养和野生东北虎种群线粒体基因组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野生动物学报》2024年第2期231-241,共11页褚佳宁 徐海涛 何志健 杨金城 周永恒 刘博洋 崔靓玉 高雨薇 刘丹 徐艳春 姜广顺 杨淑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0517)。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体型最大的猫科(Felidae)动物之一,是极具代表性的珍稀野生动物。现有研究表明,我国野生东北虎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近交水平较高。尽管目前我国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在逐步增长,但通过人工干预来提高野...
关键词:东北虎 遗传拯救 线粒体基因组 粪便DNA 遗传多样性 
用腿骨长度比例和CT值鉴别野生和饲养环颈雉的研究
《经济动物学报》2023年第1期43-50,共8页李佳航 李玮 秦帅 孙小为 王文慧 徐艳春 苏畅 杨淑慧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572020DY02);国家林业局和草原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项目(201801)。
为了解决鉴别野生和饲养动物来源的技术问题,以环颈稚为研究对象,测定了野生(n=55)和人工饲养的环颈雉(n=50)的胫骨和跗蹠骨的长度和密度(CT值),并借此建立鉴别方法。结果表明:在野生组和饲养组之间胫骨和跗蹠骨的长度比例(|t|=4.200,P=...
关键词:环颈雉 来源鉴别 CT值 胫骨 跗蹠骨 
国境口岸截获象牙地理溯源分析初探
《野生动物学报》2022年第4期907-917,共11页苏倡 高瑞芳 陈进会 刘建丽 刘荭 徐艳春 
海关总署科研项目(2020HK168)。
国境口岸截获象牙的地理溯源是识别非法象牙来源地,确定走私热点地区,描绘走私通道,有针对性地打击象牙非法贸易的重要前提。利用线粒体DNA单倍型溯源的方法,对我国的126份国境口岸截获象牙样本进行地理溯源。从126份样本中共得出22个...
关键词:象牙 线粒体DNA 地理溯源 
云南玉溪绿孔雀遗传多样性分析:与圈养种群的比较被引量:3
《野生动物学报》2022年第4期943-954,共12页刘思霞 张馨元 晏鸣霄 杜焓瑜 杨金城 李广龙 官文渊 杨守庄 徐艳春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项目(2572020DR10);绿孔雀抢救专项基金项目(2131101006);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项目(B20088)。
绿孔雀(Pavo muticus)是备受关注的濒危物种。我国南方曾广泛分布的云南亚种(P.m.imperator)目前收缩到中部、南部和西部的局部地区,近年来陆续开展了野外种群调查,但遗传多样性的分析和评估尚未开展。本研究利用从玉溪市新平和峨山交...
关键词:绿孔雀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近交 
大熊猫粪便中mtDNA拷贝数与月龄的关系
《野生动物学报》2022年第3期676-684,共9页任晓彤 周永恒 李天峰 李仁贵 马跃 李德生 黄炎 徐艳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170517);大熊猫国家公园珍稀动物保护生物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SFGAGP2020.017)。
动物在生长发育不同阶段组织器官的代谢水平有所差异,线粒体DNA(mtDNA)的拷贝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的生理状态和代谢强度。以64只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粪便DNA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验证了肠道上皮组织中平均...
关键词:大熊猫 粪便DNA mtDNA拷贝数 月龄 
马来穿山甲和中华穿山甲鳞片编码系统及鳞片差异性被引量:1
《野生动物学报》2022年第1期24-31,共8页郭策 逯金瑶 李思源 姜宇泽 梁春芳 华彦 李波 李立 唐松元 徐艳春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572017PZ02)。
鳞片是研究穿山甲(Manis spp.)的生物学特性和种类、个体鉴定的重要材料,鳞片的形态在穿山甲身体上具有渐变性,只有同部位才具有可比性,因此,开展相关工作需要首先确定鳞片所处的身体部位,为此建立了马来穿山甲(M.javanica)和中华穿山甲...
关键词:穿山甲 鳞片 编码系统 
头骨形态指标鉴别水貂来源有效性的评估
《野生动物学报》2021年第2期363-375,共13页牟鑫 祁永来 华彦 杨淑慧 Philip STOTT 刘振生 徐艳春 
The project of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2018YFD0502201)。
人工驯养野生动物是获取野生动物产品的重要手段,但是非法盗猎的野生动物产品以人工饲养的名义进入市场,就会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形成挑战。因此,准确鉴别市场上的动物产品是来自养殖场还是野外,是保护野外种群,维持养殖业正常秩序的关键...
关键词:法医学 来源鉴定 头骨形态计量学 北美水貂 小型食肉动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