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名

作品数:1442被引量:3619H指数:2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管健李强郝志红刘潇肖兰继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新闻研究导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微博中高校教师形象建构研究
《新闻研究导刊》2021年第15期60-62,共3页郑坚 罗影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重点资助项目“互联网时代教育舆情与教师形象的影视建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JK17AGD001。
当今正是“万物皆媒”的时代,微博中的新闻报道所建构的高校教师媒介形象正在祛魅化,各种负面标签影响了公众的认知,高校教师社会声望有所下沉,某种程度的污名化风险存在于微博舆论场。本文梳理当下微博对高校教师形象的呈现,分析其形...
关键词:微博 媒介形象 高校教师 污名化 标签 舆论场 
娱乐直播的污名化困境研究
《新闻研究导刊》2021年第12期44-46,共3页毕航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网络直播再次成为互联网经济的风口之一。但娱乐直播其实一直受制于负面的刻板印象,特别是女主播的污名化困境一直存在。如微信视频号业务的趑趄不前便是最好的例证——微信认为娱乐直播业务可能有损自身品牌形象和...
关键词:女性凝视 娱乐直播 污名化 细分市场 
“污名化”下的国家形象传播路径突破研究——以BBC纪录片《中国人要来了》为例被引量:1
《新闻研究导刊》2021年第4期34-35,共2页李丹颖 
华侨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8014053011
在外国人眼中,中国的国家形象一直以来都呈现出多面性的表征。尤其是进入全球化时代之后,全球合作日益密切,国家形象的作用在国际关系中也日渐凸显,甚至直接关系到国家利益。近年来,随着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崛起,西方通过媒...
关键词:“污名化” 国家形象 《中国人要来了》 纪录片 传播 
疫情污名化操作及应对策略探究
《新闻研究导刊》2021年第1期55-56,共2页唐晓宇 
疾病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对患病者的道德隐喻,产生污名现象,"蒙污者"也难以常人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西方部分政要及媒体污名我国的现象频繁发生,不利于我国国家形象的建构与国际关系的拓展。因此,本文以案例分析为切入点,探析污名化产生...
关键词:新冠肺炎 污名化 话语权 策略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新闻报道的污名化现象探析被引量:1
《新闻研究导刊》2020年第11期39-41,共3页臧程程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成为近期国内外媒体报道的重点,大量存在媒介污名的报道冲击着受众视野,新闻客观性受到挑战。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的新闻报道为样本,结合相关案例,分析新闻报道污名化现象的现状、成因,并针对性地...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 新闻报道 污名化现象 
国际传播中新闻报道污名化的危害与对其的反思——以英国"死亡车厢"事件为例被引量:2
《新闻研究导刊》2020年第7期49-51,共3页史凯文 
自19世纪的"黄祸论"、近代的"东亚病夫",到当代的"中国威胁论",西方社会一直在向世界塑造一个他们眼中的"中国形象".而在充满文化、政治、经济等冲突的国际传播中,西方媒体利用话语权的优势,在新闻报道中多次将中国形象污名化.中国作为...
关键词:污名化 中国形象 新闻专业主义 国家利益理论 
社交媒体中地域污名现象分析——以东北人形象为例
《新闻研究导刊》2019年第1期64-65,共2页王琳 
本文从东北人近年来污名化日益严重的现象入手,发现由于东北人在自我形象建构时爆出负面新闻、部分东北人在网络上靠低俗炒作吸睛;在他者形象建构中受到媒体标签化报道、公众刻板印象的影响导致东北人污名化现象严重。面对污名,东北人...
关键词:污名 形象建构 东北人 社交媒体 
从“污名化”传播中看受众的自我狂欢被引量:1
《新闻研究导刊》2018年第1期96-96,共1页曹文扬 
"污名化"作为一种社会性状,原指群体与群体在权势的比对之下,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做出的一种贬低化行为。而随着公共虚拟空间的不断拓展,网络空间中的污名化传播已颠覆传统污名化现象的表现形式。本文基于公众污名传播中受众所体现出的...
关键词:污名化 受众 自我狂欢 
浅析网络传播时代女性群体污名化现象
《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第17期49-49,共1页兰悦 
"黑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研究成果
新媒体的发展激发了大众通过网络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热情,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揭露社会阴暗面。但由于网民普遍缺乏对信息的甄别能力,网民的情绪很容易被一些信息影响,这种盲目的跟风带来的不仅仅是网络暴力,同时还会伴随污名化现象。...
关键词:女性 污名化 媒体 
“公知”污名化原因探析被引量:2
《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第5期94-94,共1页姜瑶 
"公知"原本是公共知识分子的简称,如今细究起来,二者却有着不同的含义,甚至一贬一褒。从最初代表"为国为民"的文学锐士,到如今的成为造谣者、传谣者的代名词,这其中有着众多的原因。在整个社会中,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话语权的缺失甚至缺...
关键词:公共知识分子 污名化 网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