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原水

作品数:409被引量:1978H指数:2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陆少鸣许建华邓慧萍高乃云徐斌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给水排水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纳滤组合工艺应对微污染原水中试研究
《中国给水排水》2024年第21期48-53,共6页陈寿彬 
为应对日趋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更好地保障饮用水水质安全,针对福州地区微污染水源,探索了以纳滤为核心的组合工艺实际应用情况,考察了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并开展了运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纳滤组合工艺在该水源水质情况下适应性及稳定性较...
关键词:微污染原水 纳滤 组合工艺 处理效果 运行优化 
Fe^(2+)/PMS同步处理锰和有机物复合污染原水被引量:2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第15期64-69,共6页陶辉 顾颖 林涛 蒋福春 张雪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3203702)。
针对复合污染原水中锰和天然有机物的同步去除问题,研究了亚铁/过氧单硫酸盐(Fe^(2+)/PMS)体系的去除途径和效果。结果表明:在复合污染条件下,当原水中Mn^(2+)由0增加至1.0mg/L时,Fe^(2+)/PMS体系对DOC和UV254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7.39%和...
关键词:亚铁 过氧单硫酸盐 复合污染  天然有机物 同步去除 
六价铬离子对生物慢滤技术处理微污染原水的影响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第13期60-65,共6页张国珍 赵凯 武福平 周添红 杨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7680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D1100103);甘肃省非常规水资源化利用技术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UWKL-1903)。
采用填充不同滤料(活性炭、沸石和石英砂)的生物慢滤柱处理微污染原水,考察六价铬离子(初始浓度为0.15 mg/L)的存在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六价铬离子对生物慢滤柱中的微生物具有毒害作用,导致3种生物慢滤柱对COD_(Mn)和氨...
关键词:生物慢滤 微污染原水 六价铬离子 
臭氧/生物活性炭流化床预处理对净水效率的影响被引量:6
《中国给水排水》2023年第5期46-52,共7页王赫 彭锦玉 王全勇 刘欣 王小 张永 赵成萱 
以黄河水库水为原水,探究前置式臭氧/生物活性炭流化床作为预处理工艺对净水效率的影响,并与作为末端深度处理的后置式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进行对比。当采用前置式臭氧/生物活性炭作为预处理工艺时,出水中总有机碳(TOC)、生物可降解溶...
关键词:前置式臭氧/生物活性炭 流化床 微污染原水 溴酸盐 
含氮有机物对预氯化下无机氯胺生成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第21期47-52,共6页黄雪丽 贾旭 高宝玉 张跃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377054)。
为研究含氮有机物对微污染原水在预氯化条件下生成无机氯胺过程的影响,参照典型地域地表水水质模型和预氯化工艺条件,采用静态加氯模拟实验方法,首先选择7种典型含氮有机物,探究各种含氮有机物独立存在时,其浓度变化对氨氮与氯反应生成...
关键词:微污染原水 氨氮 含氮有机物 预氯化 无机氯胺 
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被引量:1
《中国给水排水》2020年第5期14-19,共6页沈恺乐 纪瑶瑶 吴俊业 陈皓珅 邓慧萍 史俊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7ZX07201003)。
针对微污染原水中存在的有机物和氨氮等污染物,采用生物粉末活性炭/超滤(BPAC/UF)组合工艺进行处理。结果表明,当进水氨氮浓度较低时,硝化细菌活性较差,无法充分发挥生物降解作用,氨氮去除率较低,同时有机物去除率也较低;当进水氨氮浓度...
关键词:微污染原水 生物粉末活性炭 超滤 有机物 氨氮 跨膜压差 
铁碳微电解/BAF预处理农村微污染原水被引量:2
《中国给水排水》2018年第23期50-53,共4页颜勇 张佳男 林涛 陶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1438006)
研究了曝气生物滤池(BAF)单独运行以及铁碳微电解/BAF组合工艺对微污染原水的预处理效果,并探讨了污染物去除机理。结果表明,与单独BAF工艺相比,组合工艺强化了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尤其强化了对COD_(Mn)的去除(去除率由21. 41%提升至42....
关键词:农村微污染原水 铁碳微电解 曝气生物滤池 
有机物形态对慢滤池滤膜层结构及硝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给水排水》2018年第17期9-14,共6页王佳函 任勇翔 窦江薇 朱鹏涛 杨垒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305-002-04)
原水中不同的有机物形态是影响慢滤池运行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建立以腐殖酸和葡萄糖模拟微污染原水中有机物的两个慢滤系统,探讨了微污染原水中有机物形态对慢滤池滤膜层形态结构与硝化性能的影响。经过三个多月的运行,以腐殖酸为有机...
关键词:微污染原水 腐殖酸 硝化性能 滤膜层形态结构 胞外聚合物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有机污染原水的处理工艺被引量:10
《中国给水排水》2016年第17期133-137,共5页李硕 王奕岚 童玲 冯兵 徐进 高乃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78321);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2ZX07403-001;2012ZX07403-002;2008ZX07421-00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开发项目(2009-K7-4);高校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120072110050)
为应对长江水源水突发有机污染问题,在常规工艺的基础上,增加高锰酸盐预氧化工艺,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工艺参数。基于Box-Benhnken design(BBD)试验设计原理,进行了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分析试验,分析得到了目标响应CODMn去除率与混凝...
关键词:有机污染 高锰酸盐 强化混凝 响应面分析法 
强化接触絮凝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试验研究被引量:3
《中国给水排水》2016年第11期61-63,共3页李金滏 赵仲宇 
通过对比三种方案确定助凝+接触絮凝工艺是处理低浊度原水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不仅能够明显减少清水池浊度上升情况,显著降低出厂水浊度,而且大幅降低了药剂投加量,相应的动力消耗也得以降低,经济效益显著。工艺调整后,混凝剂月平均投加...
关键词:浊度 接触絮凝 助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