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有机物

作品数:369被引量:1544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军邵嘉慧郭瑾李圭白张永吉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H_(2)O_(2)&Fe^(2+)预处理对天然有机物膜污染行为的影响机制
《中国环境科学》2024年第12期6691-6697,共7页苗瑞 田曼琳 杨祎凡 米悦 王磊 黄丹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0150,52370049);陕西省国际合作普通项目(2022KW-24);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资助项目(2023-2026)。
选用腐殖酸(HA)代表天然有机物,考察微量H_(2)O_(2)&Fe^(2+)预处理对膜污染的减缓机理及减缓效果关键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无需提供额外酸性条件,投加100μmol/L的Fe^(2+)和H_(2)O_(2)反应20min后,膜通量衰减率可从83%降低到20%,通量恢复...
关键词:天然有机物 超滤膜污染 H_(2)O_(2)&Fe^(2+)预处理 界面作用力 污染物尺寸 
生物离子交换工艺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离子交换与吸附》2024年第6期441-449,I0001,共10页高凯燕 王羽洁 韩立秦 徐珊姗 朱兴祺 双陈冬 李爱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金号2021YFA0910300)。
水中天然有机物以及各类新污染物会对水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这些污染物的去除是水处理的重要研究方向。吸附与离子交换是一种常见的水处理方法,但该方法会产生大量固体废物,或因再生产生大量浓液,在增加处理成本的同时,仍然存...
关键词:天然有机物 新污染物 树脂 生物离子交换 深度处理 
水中天然有机物的常用分析手段及其去除技术研究进展
《山东化工》2024年第21期102-104,共3页郑小鹏 
水中的天然有机物(NOM)是典型的消毒副产物前驱物质,对人类饮用水健康存在潜在危害。本文对水中NOM的常用的分析手段(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凝胶渗透色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三维荧光光谱)以及去除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关键词:天然有机物 分析手段 水处理 去除技术 
水中亚硒酸盐的氧化效能研究:氧化剂、动力学与影响因素
《环境科学学报》2024年第10期288-297,共10页吕金容 Ali Mashayekh-Salehi 蒋才芳 朱倩颖 梁钟月 张馨怡 韦富存 董慧峪 谢婷 刘绍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21976040,22166008,21976040);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桂科AB24010135);广西青年创新人才科研专项(No.桂科AD21220003);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资助计划(No.桂教人[2020]6号);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No.YCBZ2023114)。
硒元素的多种价态中,亚硒酸盐(Se(IV))毒性较高.本文对比研究了水中Se(IV)在自由氯(HOCl)、臭氧(O_(3))、高铁酸钾(Fe(VI))和高锰酸钾(Mn(VII))4种氧化剂作用下的氧化动力学以及其工艺因素(氧化剂投加量、pH值、天然有机物(NOM)、离子...
关键词:饮用水处理 亚硒酸盐 氧化动力学 天然有机物 共存离子 
DCMC/PEI涂层改性PVDF超滤膜的分离和抗污染性能研究
《膜科学与技术》2024年第5期57-66,共10页王茜蕙 刘俊良 张干伟 黄逸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978433);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SGC2021120)。
为了减轻膜污染和提高膜的分离性能,采用一步沉积法将双醛羧甲基纤维素(DCMC)和聚乙烯亚胺(PEI)涂覆在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的表面.DCMC上的醛基可以和PEI上的氨基在膜表面发生席夫碱反应,形成化学交联.与纯PVDF膜相比,DCMC/PEI涂层...
关键词:PVDF超滤膜 涂层 双醛羧甲基纤维素 聚乙烯亚胺 天然有机物 抗污染 
生物炭陈化过程对玉米产量及土壤肥力提升的效应研究
《河南农业》2024年第20期13-15,共3页赵强 
在我国农业发展建设过程中,生物炭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生物炭属于以农业副产品、天然有机物制作而成的炭,具备储水能力强、高碳含量、肥力持久、多孔等典型特点,在土壤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在热解处理后,生物炭的多孔结构可以有...
关键词:土壤透气性 土壤肥力 生物炭 天然有机物 土壤修复 热解处理 微量元素 陈化过程 
水体中天然有机物与新污染物的相互作用及环境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
《环境科技》2024年第4期65-69,74,共6页何歆逸 姚倩倩 焦伟 姚志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070093);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BK20211509),。
环境水体中的天然有机物(NOM)会与部分新污染物(CECs)发生相互作用,影响后者的定量检测、迁移转化及最终的降解去除。以荧光光谱法为代表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机制表征手段为NOM与CECs结合作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NOM与CECs的结合机制包括疏...
关键词:天然有机物 新污染物 相互作用 环境影响 分析方法 
饮用水处理过程中天然有机物引起的超滤膜污染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水处理技术》2024年第6期1-7,20,共8页石皓天 于水利 侯立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2170011)。
天然有机物(NOM)存在于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中。超滤(UF)膜技术具有运行压力小、设备集成化程度高和占地面积小等优势,但NOM造成的复合污染使超滤膜在水处理的应用管理变得复杂。本文在概述NOM的来源、组成和化学性质的基础上,通过...
关键词:饮用水 天然有机物 超滤膜污染 复合污染 无机络合 分子间相互作用 
水源水Fe(Ⅵ)与Mn(Ⅶ)预氧化对天然有机物的组成特征及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影响被引量:1
《环境化学》2024年第4期1138-1149,共12页韩港胜 侯嫔 储文斌 王艳 段书乐 强志民 刘丁伟 许谦 蒋菱 蒋才芳 董慧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8648,52070184,5227001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3200904);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PCRRF20048);广西绿城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课题资助。
溶解有机物(DOM)普遍存在于地表水源中,是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重要前驱物.本研究考察了Fe(Ⅵ)与Mn(Ⅶ)预氧化对浙江东部某水源水中DOM的组成特征及消毒副产物生成势的影响.运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s)分析了两种氧化剂在不同的浓度梯度下...
关键词:溶解有机物 三维荧光光谱 预氧化 氯消毒 消毒副产物 
活性炭对天然有机物氯化过程消毒副产物生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被引量:1
《环境工程学报》2024年第3期758-765,共8页易聪 王毅力 黄鑫 石宝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0013)。
活性炭(AC)与氯均为水处理过程中广泛使用的药剂,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二者的接触不可避免,因此,深入研究AC对于氯化过程中消毒副产物(DBPs)生成的影响对于饮用水安全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比了AC对于溶解性天然有机物(DOM)氯化过程中已知DB...
关键词:消毒副产物 活性炭 氯化 FTICR-MS 氯自由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