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鞭毛体

作品数:22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洁张仁刚敬保迁陈建平沈炳贵更多>>
相关机构:川北医学院四川大学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海南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复旦学报(医学版)》《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四川动物》《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感染1例被引量:1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9年第6期734-735,共2页樊春红 王辉 
患者,男,53岁,山西阳泉,农民。患者6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间断发热,体温最高39 ℃,伴盗汗、畏寒,鼻塞、鼻衄,流涕、清涕到脓涕,涕中带血,伴咳嗽、咳黄痰、痰中带血1个月,反复腮腺肿大,先后就诊于多家北京三甲医院及本院呼吸科。
关键词:利什曼原虫 腮腺肿大 三甲医院 呼吸科 清涕 黄痰 无鞭毛体 间断发热 
重庆主城首例输入性黑热病实验室诊断被引量:2
《寄生虫病与感染性疾病》2016年第4期290-292,共3页许静茹 蒋诗国 谭兴兰 谢武娟 周杨 周爽 李涛 凌华 谭妍 
目的报道重庆主城首例输入性黑热病,探讨黑热病的实验室诊断,降低误诊率。方法分析1例黑热病病例的临床资料及骨髓中利杜体的形态特点,结合rk39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结果该患者有黑热病疫区生活史,有不规则发热、脾大、白细胞计数降低...
关键词:输入性 黑热病 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 rk39免疫层析 
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三种不同染色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
《实用医技杂志》2016年第11期1242-1242,F0003,共2页潘智华 刘亚萍 王蕾 汤仁仙 
黑热病的主要诊断依据是检出患者体内存在无鞭毛体,但有时由于所得的材料含虫量较少,骨髓等涂片检查往往为阴性,给诊断带来一定困难。为提高病原体检出率和诊断率,常采用体外培养法培养出前鞭毛体后再进行涂片,染色。所以杜氏利什曼原...
关键词:杜氏利什曼原虫 前鞭毛体 染色方法 人体寄生虫学 涂片检查 诊断率 无鞭毛体 实验课程 
人畜共患病防控系列报道(十三) 利什曼病
《中国畜牧业》2015年第20期40-40,共1页马世春 马继红 董浩 徐一 魏巍 孙雨 池丽娟 王晓英 
利什曼病是一种寄生虫病,主要通过一些带病昆虫叮咬传播。利什曼病一般情况下不能治愈,感染了利什曼病的人很容易在皮肤上留下难以抹去的疤痕。2009年,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报告的利什曼病案例已经急剧增长到6.5万人左右,而妇女和儿童成...
关键词:利什曼病 人畜共患病 白蛉叮咬 昆虫叮咬 不规则发热 利什曼原虫 前鞭毛体 无鞭毛体 动物宿主 自然疫源地 
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表达抗原的Westernblot和MALDI-TOF/TOF分析被引量:2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4年第2期135-139,共5页王健 关望 张仁刚 张洁 敬保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872213);四川省应用基础项目(No.2008GY0088-1)
目的鉴定体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特异表达抗原。方法培养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并体外转化无鞭毛体,其总蛋白经2-DE电泳后以小鼠抗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血清进行Western blot,对前鞭毛体与无鞭毛体特砰表达抗原蛋白进行MALDI-TOF/...
关键词:杜氏利什曼原虫 免疫蛋白质组 感染免疫 
利什曼原虫胞内寄生相关基因的研究
《国际医学寄生虫病杂志》2010年第3期172-176,共5页曹得萍 陈建平 
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2008ZX10004-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1883)
利什曼病是由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寄生在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巨噬细胞而引起的疾病,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内脏利什曼病若不治疗则会致命.研究者对寄生在白蛉属消化道内的前鞭毛体和寄生在巨噬细胞内的无鞭毛体胞内高表达基因或蛋白进...
关键词:利什曼原虫 前鞭毛体 无鞭毛体 毒力基因 胞内基因 
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体外向无鞭毛体转化的研究被引量:2
《四川动物》2009年第4期488-492,共5页张仁刚 敬保迁 张洁 杨健 
国家自然基金(No:30371263)和(No:30571635)资助
目的观察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在不同体外培养条件下向无鞭毛体的转化。方法将6个对数生长期的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接种于含M199和RPMI1640复合培养液的24孔板内,在不同温度、pH值、血清、CO2下培养,第3天和第6天分类计数...
关键词:利什曼原虫 无鞭毛体 体外培养 
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的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被引量:8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9年第2期102-106,共5页敬保迁 邓世山 张仁刚 张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571635)~~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蛋白质表达状况。方法分别提取和纯化杜氏利什曼原虫四川SC6株前鞭毛体与纯培养无鞭毛体的总蛋白,分别经pH3~10的预制胶条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凝胶用考马斯亮蓝染色,凝胶图像...
关键词:杜氏利什曼原虫 前鞭毛体 无鞭毛体 比较蛋白质组学 
RT-PCR检测亚马孙利什曼原虫P-4和GP-46基因表达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6年第4期266-268,共3页王华民 Soong Lynn 
目的证明亚马孙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的基因表达水平。方法用RNA分离试剂盒,分别提取3种不同来源的无鞭毛体(由小鼠模型皮损组织获得的无鞭毛体、由前鞭毛体培养转化而来的无鞭毛体,以及来自J774.G8巨噬细胞株的无鞭毛体)的总R...
关键词:亚马孙利什曼原虫 无鞭毛体 前鞭毛体 阶段特异性蛋白 
亚马逊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的体外培养及其抗原性分析被引量:1
《中国热带医学》2006年第5期755-756,810,共3页王华民 Soong Lynn 
目的建立亚马逊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体外培养方法,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分析其抗原特异性。方法小鼠皮损组织处获得的无鞭毛体(Al)、由前鞭毛体转化来的无鞭毛体(Ap)、J774.G8巨噬细胞来源的无鞭毛体(Aj)置于改良后的Schneider’sDrosophil...
关键词:亚马逊利什曼原虫 无鞭毛体 体外培养 间接免疫荧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