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投降

作品数:1307被引量:156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王哲刘金源董遂强袁世全周靖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新华通讯社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文史月刊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残留”日军,消灭在太原战役中(连载)被引量:1
《文史月刊》2015年第4期30-37,共8页孔繁芝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按照《波茨坦公告》与其他国际公法,日本军国主义必须永久铲除,军队完全解除武装,驱逐出被侵略国国土。但是在山西省,却残留隐匿了一支日军。残留活动的主要策划、实施者,是原驻晋日军第一军司令澄田...
关键词:日军 太原战役 日本军国主义 《波茨坦公告》 连载 无条件投降 山西省 参谋长 
外蒙古的丧失,对中国有哪些危害
《文史月刊》2011年第8期26-26,共1页刘嵩方 
1945年8月14日,日本上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天,成为中国特别值得庆贺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但是,也就在这一天,中苏之间鉴于曾就抗日问题达成的共识,签订了《中苏友好同嗌条约》,中国被迫放弃了外蒙古。这失去的领土,有156.65万平...
关键词:外蒙古 丧失 危害 国有 无条件投降 抗战胜利 领土 纪念日 
美国向日本投掷第一颗原子弹的经过
《文史月刊》2011年第8期64-65,共2页王恩收 
1945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日本败局已定,在太平洋以及中国各战场垂死挣扎。1945年7月2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做出了一项重大决定:如果日本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不肯无条件投降,美国就要对日本投掷原子弹。7月26日,美...
关键词:美国总统 原子弹 日本 投掷 《波茨坦公告》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无条件投降 杜鲁门 
剑拔弩张
《文史月刊》2011年第4期16-20,共5页张家康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当日,蒋介石即给毛泽东发去电报,催促国共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后又连发二封电报,一次比一次急切,表现出少有的热情。蒋介石为什么如此迫不及待呢?
关键词:无条件投降 和平谈判 蒋介石 毛泽东 电报 
被远东军事法庭判罪的日本战犯有多少人
《文史月刊》2011年第2期33-33,共1页佚名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9月3日在东京湾美国主力舰"密苏里"号签订投降书。盟军占领日本最高统帅麦克阿瑟将军发布命令,共逮捕五批日本战犯,其中第三批战犯59人,多为侵华罪魁。
关键词:日本战犯 军事法庭 远东 无条件投降 麦克阿瑟 主力舰 东京湾 将军 
二战后对日本战犯的审判被引量:1
《文史月刊》2010年第3期37-38,共2页王恩收 
一、东京审判 1945年8月,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清算日本侵略者的罪行,1945年9月11日,远东盟军最高司令部下令逮捕以东条英机为首的39名战犯。
关键词:日本战犯 东京审判 二战后 无条件投降 日本侵略者 东条英机 司令部 
武汉的受降仪式
《文史月刊》2009年第8期1-1,共1页张哲 
1945年8月10日下午,日本政府向中苏美英四国发出乞降照会。14日,又表示接受中英美三国发表的《波茨坦宣言》的各项规定,无条件投降。15日,日本天皇裕仁在国内发表广播讲话,正式宣布投降。
关键词:仪式 武汉 中英美三国 无条件投降 日本政府 日本天皇 波茨坦 中苏 
汉奸大逮捕
《文史月刊》2008年第6期32-36,共5页吴志荣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6日,由伪国民政府代主席陈公博主持.在南京颐和路“主席官邸”召开了汪伪中央政治委员会l临时会议。在一片恐慌和混乱之中,会议决定解散“国民政府”,将中央政治委员会改为南京临时政...
关键词:中央政治委员会 逮捕 汉奸 国民政府 会议决定 无条件投降 军事委员会 日本天皇 
1945年,国共两党谈判前的秘密情报战
《文史月刊》2008年第4期38-41,共4页王春花 
谈判前的较量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大地上只剩下国民党和共产党两大武装力量.国共关系如何发展,引起国内外关注。
关键词:国共两党 谈判 情报战 秘密 无条件投降 国共关系 武装力量 共产党 
郁达夫失踪之谜被引量:1
《文史月刊》2007年第4期39-41,共3页谢涛 
日军的入侵是中国文化的一场浩劫,兵祸除了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摧毁,更为重要的是,不少优秀的中国文化人都因为战争中断了他们正常的生命进程,这是中国文化一笔永远都无法估算的损失。最令人扼腕的一位则是著名文学家郁达夫...
关键词:郁达夫 失踪 中国文化 无条件投降 精神文明 物质文明 文化人 文学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