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鞠通

作品数:621被引量:1129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马晓北陈烨文张思超王兆军李刘坤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江苏中医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温病条辨》“乌梅圆法”探析
《江苏中医药》2025年第3期63-65,共3页杨晓慧 臧海洋 
南通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JCZ20197)。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主治蛔厥、久利。后世医家叶天士运用乌梅丸广泛治疗多种疾病,并通过化裁提出各种治法,如酸苦泄热、酸甘化阴、治胃必佐泄肝等法。吴鞠通学承叶氏,变通乌梅丸,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乌梅圆法”,指乌梅丸化裁运用...
关键词:吴鞠通 《温病条辨》 叶天士 《伤寒论》 乌梅丸 乌梅圆法 
叶天士和吴鞠通刚柔用药经验探骊被引量:1
《江苏中医药》2025年第2期61-64,共4页张文静 王雨菡 单燕然 张月敏 汪伯川 王振东 于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ZYYCXTD-C-202006);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zyyzdxk-2023264);京城四大名医及其主要传承人、燕京名医经验传承研究(BUCM-2023-JS-FW-077);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经典理论挖掘与传承专项(2021-JBY-ZYWJCC001)。
刚柔药性分类是对中药药性的高度概括,叶天士、吴鞠通对于刚柔用药认识深刻,其著作中关于药性之刚柔记载较多,医案完整,内容丰富。刚药气味俱雄,效专力宏,多用于温阳和祛湿,包括醒脾苏阳、畅通胃腑、回阳救逆、宣湿化浊等,但易伤阴耗气...
关键词:药性 刚药 柔药 叶天士 吴鞠通 中药 
吴鞠通应用白芍特色探析
《江苏中医药》2024年第11期65-67,共3页钱琳琳 马晓北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12021A00103);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YZ-202221)。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临床擅用白芍,其对白芍性味归经、炮制方法、功效的掌握和应用白芍的特色可见于《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医医病书》三本著作中。在性味归经方面,吴氏认为白芍气味苦平无毒,并无酸味,可补心肝之体;在炮制方面...
关键词:吴鞠通 白芍 配伍 性味归经 中药功效 
吴鞠通运用鲜药的规律及特色分析被引量:2
《江苏中医药》2022年第9期60-63,共4页车明璐 黄秋锦 张晔 李俐鸳 梁秋然 刘铁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973724);北京市科技新星项目(Z181100006218083)。
目的:通过对吴鞠通使用鲜药的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为临床引进及使用鲜药提供学术参考,也为吴门医派鲜药研究提供借鉴。方法:筛选吴鞠通《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中与鲜药相关的条文与医案,对药物的使用频数、性味、归经、三焦对应等...
关键词:鲜药 《温病条辨》 《吴鞠通医案》 江苏 
基于护胃气思想探析《温病条辨》对《温疫论》的继承与发展被引量:2
《江苏中医药》2022年第4期12-14,共3页陈冰冰 康译文 陆阁玲 辛相如 孙娜 金永鹞 马伯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873231)。
胃气乃人之本,《温疫论》中吴又可护胃气思想贯穿疫病治疗始终。吴又可主张初期邪盛,当速逐邪气以承胃气;传变入里邪亦盛,不可妄用下法,以防苦寒伤胃;末期胃气已虚,以温药养胃气,瘥后更以复胃气为主。《温病条辨》为明清温病四大家之一...
关键词:吴又可 《温疫论》 吴鞠通 《温病条辨》 护胃气 
吴鞠通辨治失音经验浅析被引量:3
《江苏中医药》2016年第2期18-19,共2页张影 
分析《温病条辨》及《吴鞠通医案》中对失音的论述及相关医案,归纳出吴氏的辨治思路:肺热气闭者,加减麻杏石甘汤清金降火;痰湿闭阻者,化裁清音汤利湿化痰;阴虚失养者,活用滋阴药充养润燥;阴虚痰热者,滋肾水,涤痰开结;土败木乘,上下格拒...
关键词:吴鞠通 失音 辨证 中医药疗法 
从大肠“体阳用阴”理论探讨便秘的辨治思路被引量:5
《江苏中医药》2014年第4期10-11,共2页郭永胜 张思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183)
宗吴鞠通《医医病书》大肠"体阳用阴"理论,探讨了大肠体阳、用阴蕴义及其对便秘的治疗指导。指出便秘因大肠体阳而致者,宜通达阳气,或补气,或行气,或泄热,或散寒;因用阴而致者,注重理阴,或滋阴,或养血,或活血。
关键词:便秘 中医药疗法 吴鞠通 
吴鞠通论治痰饮的特色被引量:4
《江苏中医药》2011年第7期6-7,共2页黎兴键 于征淼 
吴鞠通是清代温病学派代表医家之一,不仅对温病学的发展、完善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内伤杂病的治疗方面也卓有成就。吴氏潜心研究《内经》、仲景之学,将前贤学术思想与个人临床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根据江南地理气候特点化裁古方.
关键词:痰饮 中医药疗法 吴鞠通 
吴鞠通三焦辨治急性咳嗽之浅探被引量:1
《江苏中医药》2011年第1期7-8,共2页奚肇庆 
吴瑭(1758~1863),字鞠通,江苏淮阴人,清代著名医家,其"三焦辨证"学说,是继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后,在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上的又一创举。其所著《温病条辨》、《吴鞠通医案》,对时疫温病研究颇深,论理精湛,
关键词:咳嗽 三焦辨证 中医药疗法 吴鞠通 
吴鞠通《温病条辨》对厥证的认识及辨治创新被引量:3
《江苏中医药》2008年第12期13-14,共2页金楠楠 马堃 
厥证是温病四大重证之一。吴鞠通在继承《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医著基础之上发展了厥证的辨证论治,创立了热厥的三焦辨证体系。《温病条辨》中有关厥证的条文有15条,方9首。本文试从《温病条辨》相关条文,探讨吴鞠通对厥证...
关键词:温病条辨 厥证 三焦辨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