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证

作品数:237被引量:25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杨涛孟璐金东明姜德友刘南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古代文献中关元应用规律
《新中医》2025年第5期93-99,共7页梁淑欣 欧静禧 张寒 冯文锋 周达君 杨忠华 
广东省自筹经费类科技计划项目(2017ZC0135);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项目(2024104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古代文献中关元的临床主治范围、配伍规律及操作手法。方法:以第5版《中华医典》为源数据库,以关元、丹田、大中极、三结交、次门、下纪及小肠募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将所得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分类。结果:共检...
关键词:关元 数据挖掘 厥证 灸法 
基于“阳微阴弦”理论探讨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治
《山东中医杂志》2025年第2期151-155,共5页张士彬 范妞 谢海波 
全国中医特色技术传承骨干人才培训项目(批文号:国中医人教函〔2019〕36号);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2020JJ4480)。
晕厥是由于短暂性全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的短暂性意识丧失,血管迷走性晕厥(VVS)是晕厥中最常见的类型,但其发病机制复杂,病因不明,现代医学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阳微阴弦”是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胸痹心痛的治疗原则,其义为胸阳不振...
关键词:血管迷走性晕厥 厥证 胸痹心痛 阳微阴弦 阳气亏虚 温补心阳 健脾升清 
于志强“从痰论治”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临证经验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5年第1期103-106,共4页杜泽珺 朱林平 吴雪莹 吕霄潼 闫景顺 赵美 
第五批全国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1号);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医经典传承高级人才研修项目(津卫中便函〔2022〕727号)。
总结于志强教授从痰论治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VVS)的经验。全国名老中医于教授结合文献研究及多年的临床经验,重视“百病皆由痰作祟”、“内伤杂病从肝论治”、“治痰先理气”等学术思想,提出“从痰论治”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强调清热涤...
关键词:全国名老中医 于志强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厥证  
熊磊教授基于“阳火、阴火”理论辨治小儿热厥经验
《云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6期71-73,77,共4页林子涵 曹婷 李华妍 吴忻晨 熊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374523,82074421,8216092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3]85号);云南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基础研究专项(202301AS070084);岐黄学者-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6号);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2023年度云南省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项目(云学位[2023]8号)。
本文基于中医“阳火、阴火”理论,从中医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探讨熊磊教授治疗小儿热厥经验。根据小儿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认为小儿热厥的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火热郁结于里;而火有阴阳之分,故以阴阳为辨证纲领,从“阳火、阴火”角度辨治...
关键词:小儿厥证 热厥 阴火 阳火 甘温除热 香芩解热颗粒 补中益气汤 
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探讨寒厥的分期辨治
《时珍国医国药》2024年第10期2417-2420,共4页姚昆鹏 蔡虎志 罗云涛 别明珂 彭丽琪 欧广洋 陈青扬 陈新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704061,81173213);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021JJ40417);湖南省创新性省份建设专项抗击新冠肺炎项目(2020SK3009);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9SK2321);湖南省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2020TJ-N01);湖南省发改委创新引导专项(湘发改投资2019-412号);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心病“四时调阳”重点研究室建设专项;湖南省中医学“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
目前对于厥证的研究多集中在气厥、血厥、痰厥等,对于寒厥的研究尚属鲜见。通过整理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简称“血痹虚劳篇”),并结合临床实践,认为寒厥与雷诺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病等疾病类似。疾病隐匿发...
关键词:寒厥 厥证 血痹 虚劳 分期辨治 
针刺治疗排尿性晕厥验案
《中医临床研究》2024年第30期130-132,共3页赵欣佳 范林鹃 焦琮舒 陈璐 申鹏飞 
排尿性晕厥系血管功能障碍性晕厥,属于反射性晕厥,以排尿刺激为诱因,发作时意识丧失,发作后意识完全恢复,状如常人,临床并不常见,现将针刺治疗排尿性晕厥验案1例整理如下:患者甲,男,66岁,因“排尿后眩晕不止1个月余”于2021年11月30日...
关键词:排尿性晕厥 厥证 中极穴 丛刺 
颈部七线调衡疗法探析并病例汇报一例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24年第4期345-349,共5页邓越 白鹏 洪秋阳 王桂玲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2024-3-7105);青年岐黄学者支持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256号)。
脑卒中是威胁全球居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脑卒中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成为国民健康的重大威胁。“颈椎病变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学说”提出颈椎病变可能通过影响椎基底动脉系统导致脑供血不足,引发脑卒中...
关键词:脑卒中 颈部七线法 颈脑同治 调衡 厥证 
从“冲脉气损”论治体位性低血压
《环球中医药》2024年第7期1385-1388,共4页贾承儒 赵迪 陈路 李楠楠 康盛华 王丽晔 任珊 陈志刚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项专病(040104001003)。
体位性低血压指体位变换时血压骤降而表现出眩晕甚至晕厥等症状。冲脉是“十二经脉之海”,也是“血海”,与人体的气血调节有关。若冲脉功能受限,则无法发挥对气血的调控作用。研究团队提出“冲脉气损”为本病的核心病机,本病属于“脑气...
关键词:体位性低血压 眩晕 厥证 脑气 髓海 冲脉气损 肾间动气 命门火衰 
张永康教授从湿热论治厥证经验探讨
《光明中医》2024年第8期1536-1540,共5页李昀静 王洋 霍华英 张永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张永康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5号);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张永康学术经验研究(No.2019ZYYC041);山西省名中医张永康工作室建设项目(No.(2018)24-1-16)。
此文探讨的厥证是因阴阳气不相顺接而出现手足逆冷的病证。厥证病因多样,有形之邪和无形之邪皆可致厥,现如今湿热致病日益增多,手足逆冷的症状在临床中也越发常见,此文旨在探讨因湿热而致厥证的临床诊治经验。张永康教授认为手足厥冷之...
关键词:厥证 湿热 名医经验 
基于“少阳为枢”治疗乳腺癌患者手足厥冷经验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24年第2期113-114,124,共3页南云鑫 张磊 陈洪炀 陈冬梅 万冬桂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癌症预防与诊治科研基金(2022-HX-100);中日友好医院高水平医院临床业务费专项临床研究项目(2022-NHLHCRF-LX-02-01)。
手足厥冷,即手足四肢冰凉厥冷,重则手冷过肘,足冷过膝,是多种疾病的伴随症状^([1]),张仲景《伤寒论》中载:“厥者,手足逆冷者也”,述其病机为“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乳腺癌患者因特殊体质、特殊年龄、特殊治疗更易发生或加重手足厥冷的...
关键词:手足厥冷 癌症进展 手足逆冷 张仲景 厥逆 足踝部 厥证 温度正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