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疫论》

作品数:160被引量:421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张志斌岳冬辉张再良冯全生惠毅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通和思想探讨《温疫论》承气汤类方
《吉林中医药》2025年第1期32-35,共4页姬谈 王仁臻 孙晶 苏金峰 张福利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6号);黑龙江省中医药经典普及化专项课题(ZYW2022-023,ZYW2023-016)。
基于通和思想理论内涵,分析吴又可《温疫论》中承气汤方的应用,探讨吴又可对通和思想的应用与发挥。吴又可主要通过投石问路以探通和之机、逐邪以承胃气为通、慎寒以保胃气为和、攻补兼施通和共济对通和思想进行发挥。吴又可运用承气汤...
关键词:通和思想 《温疫论》 承气汤 继承与发展 
《温疫论》诞生的社会史叙事
《江苏地方志》2024年第6期30-35,共6页周慧 闵凡祥 
明崇祯十五年(1642),江苏名医吴有性撰成《温疫论》,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直接以“瘟疫”命名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中医疫病学专著。它不仅在当时和后世多有刻印,更有诸多评注版本问世,针对其整书及其中具体问题的相关研究也是层出...
关键词:医学经典 社会史研究 医学史 重要历史事件 吴有性 疾病知识 治疗实践 学术史 
浅谈《温疫论》对时疫防治的启发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4年第19期49-52,共4页胡皓 金树英 张梅 
文章从时疫的概念出发,总结明代著名医家吴又可所著《温疫论》中关于温疫认识与治疗的学术思想,在病因病机、传变规律、症状特点及治疗预后等方面展开论述。尤其是《温疫论》“杂气”病原学说和“邪伏膜原”的学术思想,对时疫的治疗有...
关键词:《温疫论》 吴又可 时疫 邪伏膜原 
《温疫论》《温热论》外感病中疫病舌象特点
《光明中医》2024年第17期3414-3417,共4页陈静 吴锦琳 朱晓晓 史亚星 刘浩田 王常海 
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No.29104023-2022-7);河南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No.15102040-2023-7)。
此文通过对《温疫论》《温热论》的研究,以文献分析的方法对外感病疫病舌诊特点进行探析。提出在疫病舌诊中,以舌苔为重的观点。在疫病中,观苔可知感邪轻重,舌苔对邪气的传变感应迅速;强调白苔不尽为寒的思想,在疫病中不能尽断白苔为寒...
关键词:疫病 温病 舌诊 外感病 《温疫论》 《温热论》 
吴有性应用大黄治疫探析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年第9期1577-1579,共3页张程程 王宁 罗光芝 马婷 张成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82004087);山东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9-0039);山东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培育项目(2021KJSKFKT-A13)。
对吴有性应用大黄经验进行探析,可知其治疫重视下法,首推承气,而承气之用,功在大黄,并对承气汤原方药物配伍剂量进行调整,以大黄为主,余药为辅;对温疫应下之证,善用大黄为主药治疗,在用大黄论治发黄、痢疾、胀满、发热等证上有自己的见...
关键词:吴有性 温疫 大黄 《温疫论》 
《温疫论》“截断扭转”论治病毒性肺炎
《吉林中医药》2024年第8期898-901,共4页王殿明 张福利 
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6号)。
《温疫论》所载疫疠与病毒性肺炎发生、治疗颇具相似之处,其论治疫疠之“截断扭转”治法对治疗病毒性肺炎具有重要意义。据不同病程阶段先证而治,谨防变证。病毒性肺炎初期,治以开达膜原,扭转病所,病程中客邪早逐,截断病因,病传虽多,依...
关键词:《温疫论》 疫疠 截断扭转 病毒性肺炎 
《温疫论》运用下法特点及影响探析
《国医论坛》2024年第4期10-13,共4页杨广 王宗明 汪波 
吴又可提出下法在伤寒与温病中的运用不同,其《温疫论》运用下法特点有四:重在紧扣病机,及时运用;强调明辨证候,不拘结粪一症;注重因人而异,灵活运用;注意下后调护,扶正为重。其下法特点、思想被后世医家继承和发展。戴天章明确“时疫...
关键词:下法 吴又可 《温疫论》 温病学 理论探讨 
基于“主客交”理论探析艾滋病发热病机及辨治思路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陈守生 李鹏宇 徐赫文 郭会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2274474);中原领军人才项目(编号:ZYYCYU202012119);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32102311207);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编号:2022ZY1042);河南省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科研专项(编号:2023ZXZX1059)。
“主客交”理论出自吴有性《温疫论》,原用于指导温疫病的治疗,经后世医家补充发展,现多用于指导临床正虚邪恋之痼疾的治疗。艾滋病发热是人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免疫功能被破坏,出现的各种机会性感染及肿瘤引起的一种常见临...
关键词:主客交 艾滋病 发热 病机 辨治思路 机会性感染 《温疫论》 
从《温疫论》探讨吴又可治疗疫病的临床思维被引量:5
《中医学报》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马家驹 
吴又可借助于膜原提出温疫初起,不同于伤寒表证,提出治法为达原饮促邪溃败。邪客膜原(达原饮证)本质是中焦的湿遏热伏重症,舌诊可见舌质暗红或舌质紫绛,以舌上苔白厚腻如积粉为标志性症状。吴又可治疗疫病,第一步是用辛温燥烈的达原饮...
关键词:疫病 邪客膜原证 中焦湿遏热伏证 达原饮 三消饮 大承气汤 白虎汤 吴又可 《温疫论》 
《温疫论》治疗思想在中医治疗寒湿疫中的应用体会
《中国实用医药》2023年第24期169-171,共3页刘俊楠 杨桂仙 范琦 王硕 刘思敏 赵东凯 
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JKH2021096KJ)。
通过总结《温疫论》的学术思想分析寒湿疫的治疗原则与方法,并从《温疫论》的角度系统论述“寒湿疫”的证候特点、病机特点和传变规律,探讨其理论在治疗“寒湿疫”中的应用体会。
关键词:温疫论 寒湿疫 疫病治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