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派

作品数:119被引量:12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漆永祥单国强辛一江王俊义孙晓辉更多>>
相关机构:扬州大学苏州市职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江苏社会科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经史统文与乾嘉吴派的诗文创作取向
《江苏社会科学》2023年第6期205-213,共9页王祥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乾嘉吴派经学与文学关系研究”(21CZW028)的阶段性成果。
吴派是清代学术史上最为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其尊汉学、重考据的学术理念,影响了乾嘉以后学术发展的走向。然自乾嘉起,学术界给予吴派经学研究以充分关注,却忽视吴门学者的诗文创作与史学考证,此举不仅误读了吴派的治学理路宗旨,同时遮...
关键词:吴派经术 诗文文学旨趣 创作取向 经史统文 
乾嘉汉学“吴派”观念建构历程及学派分野启示被引量:1
《江苏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188-197,共10页王祥辰 
早在清代,学界已视东吴惠氏家族为核心,惠士奇、惠栋为代表,苏州府挟其周边松江府等地出现的汉学研究群为学术共同体。民国章太炎、梁启超等人把这一共同体观念具化,称为吴派。新时期的学者们则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进一步扩大吴派的范...
关键词:乾嘉汉学 吴派 学术共同体 惠士奇 惠栋 
论吴派《论语》诠释特点被引量:2
《江苏社会科学》2018年第4期202-210,共9页柳宏 冯晓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论语>诠释史论"(16AZX0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清代地域学派<论语>诠释研究"(13YJA751031)阶段性成果
清代吴派因惠栋而得名,吴派学术摒弃宋明理学空疏浮华的缺点,好古嗜博,尊信家法。其《论语》诠释呈现出博古崇汉、重视训诂、专于辑佚的鲜明特点。吴派的治学宗尚开启了《论语》诠释重视训诂考据的朴学新风,影响了乾嘉以后《论语》诠释...
关键词:清代 惠栋 吴派《论语》 《论语古义》 《论语姨质》 《论语钩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