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汤证

作品数:16被引量:4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周博颜红董正华胡天祥王婷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中医药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国医论坛》《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湖南中医杂志》《现代中医药》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吴茱萸汤证“干呕”“吐涎沫”探析被引量:1
《国医论坛》2022年第3期7-9,共3页李笑一 朱辉 
《伤寒论》吴茱萸汤证的基本病机是肝寒犯胃,浊阴上逆。在《伤寒论·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78条中提到了“干呕,吐涎沫”症状,但是关于“干呕,吐涎沫”是一症还是两症,历代医家观点不同。文章从《伤寒论》有关吴茱萸汤的条文出发,结合历...
关键词:《伤寒论》 吴茱萸汤 干呕 吐涎沫 厥阴肝寒 张仲景学术学说研究 
浅析《伤寒论》少阴病吴茱萸汤证被引量:9
《天津中医药》2018年第7期508-509,共2页周博 颜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403218)
《伤寒论》少阴病篇吴茱萸汤证历代伤寒注家认识不同,为历来研究者所困惑。笔者以《伤寒论》辨证论治思想为基础,探讨少阴病病机及少阴病用吴茱萸汤的机制,以示先贤审证用药之妙。
关键词:伤寒论 少阴病 吴茱萸汤 
《伤寒论》吴茱萸汤证机浅析被引量:8
《湖南中医杂志》2016年第7期149-150,共2页王婷 指导 王苹 
张仲景在《伤寒论》阳明病、少阴病、厥阴病篇均提到"吴茱萸汤主之",纵览吴茱萸汤全方,以一升吴茱萸为君,六两生姜为臣,人参三两为佐,大枣十二枚为使,分析其主证,有治疗阳明病的"食谷欲呕",有治疗少阴病的"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关键词:《伤寒论》 吴茱萸汤 肝阳虚 肝实寒 
从吴茱萸汤证论肝阳虚被引量:8
《四川中医》2013年第11期13-14,共2页胡天祥 董正华 
肝阳虚在中医著作中论述不多,并不为大家所熟知,笔者通过学习仲景著作,认为肝阳虚确实存在于中医理论及临床实际当中,且吴茱萸汤实是一治疗肝阳虚之基本方,故在此简述之。
关键词:吴茱萸汤 肝阳虚 伤寒论 
浅析吴茱萸汤证被引量:5
《现代中医药》2013年第2期68-69,共2页王帅 赵天才 张建荣 
《伤寒论》分别在阳明、少阴、厥阴病三篇提出吴茱萸汤证,尽管所述症状不尽相同,却用一方"主之",必有其隐藏于深处的相同病机。分析认为其主要病机即:肝胃虚寒,冲气上逆。
关键词:《伤寒论》 吴茱萸汤证 肝胃虚寒 冲气上逆 
吴茱萸汤证机探析被引量:3
《时珍国医国药》2006年第10期1928-1929,共2页郑攀 
根据《伤寒论》吴茱萸汤证从以方测证的角度对吴茱萸汤治疗厥阴头痛的病因病机进行了深入的探析,提出吴茱萸汤证肝阳不足,寒水上犯的病机,对肝阳虚和脾胃阳虚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从而对吴茱萸汤治疗厥阴头痛的机理进一步阐述。分析其组成...
关键词:吴茱萸汤 肝阳虚 
吴茱萸汤证探幽被引量:4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214-216,共3页王毛妮 周春祥 
《伤寒论》中有关吴茱萸汤证的论述有3条,众医家对其证候及病机属性的认识不尽一致。论文在分析归纳历代医家不同认识的基础上,提出对该汤证的认识应抓住其病机,而不应拘于表面症状或受其原文所在病篇的左右。从肝胃虚寒立论可为吴茱萸...
关键词:伤寒论 吴莱萸汤证 肝胃寒凝 
吴茱萸汤证病机分析及临床应用被引量:5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27-28,共2页王海焱 王聪慧 郝宪恩 张丽 张明泉 李士懋 
通过对吴茱萸汤证基本病机进行分析,认为吴茱萸汤适应证为肝寒证,并结合李士懋临床经验提出其辨证要点。
关键词:吴茱萸汤 病机分析 临床应用 李士懋 
对《伤寒论》少阴病篇吴茱萸汤证的探讨被引量:2
《光明中医》2006年第10期4-6,共3页王小龙 
针对少阴病篇吴茱萸汤证历代伤寒注家不同的认识,及近代伤寒研究者不同的看法和学术观点,比较系统地整理了古今有关伤寒文献,对吴茱萸汤进行深刻的探讨,从而为经方吴茱萸汤灵活运用于临床开拓辨证思路。
关键词:少阴病/吴茱萸汤 
吴茱萸汤证探究被引量:6
《山西中医》2005年第1期60-61,共2页周益新 郭润利 弓雁涛 
关键词:伤寒论 吴茱萸汤证 肝寒 厥阴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