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机制

作品数:628被引量:4925H指数:3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朱守彪夏斌李三忠任建业李崇银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泵吸成矿作用:一种流体运移动力学机制被引量:2
《黄金》2023年第10期71-78,共8页李德东 解洪晶 孙燕 张凤琴 杨云鹏 邱金柱 刘俊利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603804);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综合找矿预测专项(KCDZKCY-2022-048)。
大型—超大型矿床的形成需要大规模流体参与,流体的侵位机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科学问题。提出利用泵吸作用解释成矿机理,以及地质作用过程中存在着2种泵吸作用,即“构造泵吸”和“岩浆泵吸”。前者是在盖层密封良好的条件下,因构造作用...
关键词:泵吸作用 构造泵 岩浆泵 成矿作用 找矿预测 流体 
华南陆块东北部构造特征、成矿作用与动力学机制——来自大地电磁测深的认识被引量:2
《地质论评》2022年第3期921-937,共17页董基恩 叶高峰 魏文博 金胜 李玉龙 董小军 魏有宁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7YFC0601406);“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Sino Probe)”项目和地质调查项目(编号:DD20160082和DD20190012)的成果。
通常认为,华南陆块在新元古代由扬子克拉通和华夏地块沿江南造山带碰撞拼合而成,之后经历了陆内造山、洋壳俯冲等多期岩浆—构造活动。但因华南陆块所处的特殊地质构造环境,就目前华南陆块各块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江南造山带深部构造特...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 华南陆块 江南造山带 接触关系 地幔物质上涌 
区域土地利用影响地表CO_(2)浓度异质性特征的动力学机制被引量:19
《地理学报》2022年第4期936-946,共11页邓祥征 蒋思坚 李星 赵海鹏 韩赜 董金玮 孙志刚 陈明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A0602500)
本文综合应用高斯方程和拉姆齐模型,针对京津冀地区2000年以来10 km×10 km栅格尺度的地表CO_(2)浓度开展研究,分析了区域土地利用影响地表CO_(2)浓度异质性特征的动力学机制。研究发现:①地表CO_(2)浓度与土地利用类型密切相关。2000—...
关键词:土地利用 碳排放 CO_(2)浓度 拉姆齐模型 高斯方程 京津冀 
滇西北弥渡地区主要断裂晚新生代发育特征及其动力学机制被引量:6
《地质力学学报》2021年第6期913-927,共15页黄小龙 吴中海 吴坤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1013,U2002211);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268,1212011400210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DZLXJK201702)。
弥渡地区位于滇西北断陷带东南缘,红河断裂带尾端与程海断裂交汇部位,是揭示滇西北断陷带形成机制及其与红河断裂带间运动学关系的关键区域。综合利用遥感解译及野外调查发现,区内主要发育有北东向的毛栗坡断裂,北西—北北西向的凤仪-...
关键词:滇西北断陷带 程海断裂 红河断裂带 晚新生代 断块旋转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东段“帚状构造”特征及其形成动力学机制被引量:2
《地质力学学报》2019年第6期1025-1035,共11页吕宝凤 吴琼 杨永强 
断裂是塔中隆起带东段构造变形的主要方式,也是控制油气成藏与分布的重要因素,其形成机制和过程一直存有争议。文章从李四光教授构造体系理论出发,通过综合解析塔中隆起带东段断裂的几何学、运动学及动力学特征,探讨了塔里木盆地中央隆...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 开合旋回 中央隆起带东段 走滑断裂 帚状构造 动力学机制 
论大地构造学的发展被引量:5
《地球科学》2019年第5期1526-1536,共11页万天丰 
大地构造学是研究地球物质在时间和空间演化的学问,是构造地质学的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是一门涉及知识面很宽的学问.大地构造学需要朝定型、定向、定时、定位和定量的研究方向前进,需要通过"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经过长期的知识积淀才可...
关键词:槽台假说 板块构造学说 动力学机制 岩石圈 大地构造学 
全球岩石圈板块为什么会运移?被引量:2
《自然杂志》2019年第1期63-70,共8页万天丰 尹延鸿 
全球岩石圈板块运移的动力学机制,长期以来始终是一个议而不决的难题。地质演化历史的大量信息都埋藏在岩石圈内部,很少出露地表。然而,近2亿年来的地质信息出露比较多,资料也比较可靠,学者可对此问题进行探讨。根据全球中、新生代7次...
关键词:岩石圈板块运移 地球动力学机制 巨大陨石撞击 银道面 
中亚成矿域斑岩大规模成矿特征:大地构造背景、流体作用与成矿深部动力学机制被引量:45
《地质学报》2019年第1期24-71,共48页高俊 朱明田 王信水 洪涛 李光明 李继磊 肖文交 秦克章 曾庆栋 申萍 徐兴旺 张招崇 周建波 赖勇 张晓晖 孙景贵 万博 王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390440;41390445和41025008)资助的成果
中亚成矿域夹持于西伯利亚、东欧和塔里木-华北克拉通之间,展布范围与全球显生宙大陆地壳生长最典型的增生型造山带——中亚造山带相当,并产出一系列大型—超大型斑岩铜(-金)、斑岩钼及斑岩铜(-钼)矿床。斑岩成矿作用自西向东存在明显差...
关键词:中亚成矿域 斑岩大规模成矿 大地构造背景 流体作用特征 成矿深部机制 
渭河单冲压陷盆地的厘定及其控藏作用被引量:6
《西北地质》2018年第2期186-202,共17页刘林 芮会超 杨莉 
陕西地矿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矿产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15KC003)
盆地的结构构造是认识盆地的基础,它不仅对油气及其伴生资源的生、储、盖、圈、运、保起重要的控制作用,也是进行勘查和成藏预测的重要依据。笔者在大量高精度物探和地质资料基础上,重新厘定了控盆断裂构造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渭河...
关键词:盆地结构 动力学机制 成藏条件 新生代 渭河盆地 
论全球岩石圈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被引量:13
《地学前缘》2018年第2期320-335,共16页万天丰 
全球板块构造的动力学机制问题是一个热门但至今尚未解决的难题。本文首先回顾了近百年来大地构造学的各种主要假说和近四十年来板块构造学说的许多新进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受Rampino和Stothers关于陨击作用可引起地表重大灾变事件...
关键词:板块构造学说 动力学机制 中、新生代 全球板块的运移 巨大陨星撞击作用的假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