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说

作品数:478被引量:1088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胡化凯刘力任蜜林陈燕琳杨凯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哲学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德的生成——竹简《五行》篇的德行生成论及其思想史意义被引量:2
《哲学研究》2022年第8期53-63,共11页何益鑫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竹简《五行》章句讲疏”(编号21JHQ032)的阶段性成果。
竹简《五行》篇的宗旨,是以“五行”为基础阐述心德的生成机制。仁、义、礼、智、圣五种德之行,是心德的基本构成要素。心德的生成,源于五行各自的生成及五行之间在生成中形成的和合关系。由于端始的不同,心德的生成呈现不同的道路。第...
关键词:五行 五行说 德之行 德行生成论 
五行说考源被引量:48
《哲学研究》2004年第4期35-41,共7页刘宗迪 
中国传统知识和思想的各个方面,几乎都笼罩在五行说的框架之中,要理解中国传统知识和思想,首先就要理解五行说的来龙去脉和精神实质。古往今来,对五行说起源的解说可谓不厌其烦。前人或求之于上古生产工艺,把五行说的起源归之于先...
关键词:五行说 中国哲学 历法制度 邹衍 
思孟五行说新解被引量:10
《哲学研究》1994年第11期62-65,67-69,共7页廖名春 
关键词:仁义礼智圣 五行说 “五行” 《中庸》 《孟子》 性善论 子思著作 思孟 人性 性善说 
中德“中医理论与中国哲学及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
《哲学研究》1990年第6期123-125,共3页保玄 肆僧 
在1990年9月中旬,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民间中医药研究开发协会与联邦德国汉诺威大学,在山西省五台山联合举行了“中医理论与中国哲学及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与会者还有国内外从事中医与中国哲学研究的一些知名学者,他们分...
关键词:中国民间 中国社会科学院 五台山 阴阳五行说 外国学者 中国哲学研究 国际学术讨论会 中医理论 中国传统哲学 传统中医学 
先秦两汉唯物主义表现形态的演变被引量:4
《哲学研究》1985年第5期50-56,共7页王明 
我国先秦唯物主义表现的形态比较复杂多端,春秋以前,首先提出的有阴阳说和五行说。战国时则有水地说,气、精气说,太极说,太一说等。到了汉代,有元气说的出现。唯物主义传统与唯心主义传统构成交互错综的关系。同一术语,唯物主义的含义...
关键词:唯物主义 表现形态 先秦两汉 唯心主义 形态比较 精气说 五行说 元气说 阴阳说 太极说 
西周在哲学上的两大贡献——《周易》阴阳说和《洪范》五行说被引量:13
《哲学研究》1979年第6期55-59,67,共6页金景芳 
西周在中国哲学史上有两个巨大的贡献,一个是存在于周易一书里的阴阳说,另一个是存在于《尚书·洪范》里的五行说。前者代表古代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后者代表古代的原始的唯物论思想。 一、《周易》里的阴阳 关于《周易》成书的年代,《...
关键词:《周易》 《洪范》 阴阳说 五行说 六十四卦 《左传》 代表 辩证法思想 八卦 唯物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