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阴阳

作品数:21被引量:5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丁洋郭华周学胜武冰郝万山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泰一和中医药研究所天津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四川中医》《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上海中医药杂志》《中华中医药学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五脏阴阳形气失衡论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被引量:3
《湖南中医杂志》2023年第11期100-103,共4页朱文煜 刘洁 
从五脏阴阳形气关系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病机及治疗。五脏阴阳形气失衡,功能失健,致脾胃虚弱、肝失条达、肾阳亏虚、肺气亏虚、心阳不足而成为本病发生的病理基础,治疗上以温阳化气为基本原则,顺应各脏腑生理特性的不同,采用...
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五脏阴阳形气失衡 温阳化气 
于志强针药结合平调五脏阴阳治疗失眠经验被引量:3
《山东中医杂志》2018年第4期316-318,共3页刘岩 王东平 曹旭焱 袁宏伟 
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编号:13100);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课题(编号:2017140);于志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
于志强教授认为失眠发生机制在于阴阳失衡,阳不入阴,阴阳不交。而五脏各分阴阳,任何一脏发生阳气偏亢或阴液、阴血不足,皆可导致失眠。故治疗当以五脏辨证为主,明确病变之脏及其阴阳盛衰情况,再以针药结合治疗,采用清肝泻火、补肝养血...
关键词:失眠 五脏阴阳辨证 针药结合 于志强 
三叉神经痛别轻信网上忽悠
《家庭医学(上半月)》2016年第3期56-56,共1页袁邦清 
家住福建省连江县的田先生自去年起开始牙疼,后来剧烈的疼痛漫延至面、眼、唇、舌、牙槽及上下颌,被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田先生希望从网上找到三叉神经痛的先进疗法,刚一打开搜索页面,“65年科研成果”“神经细胞激活素”“神经元...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细胞激活素 医院诊断 五脏阴阳 连江县 福建省 上下颌 疏通法 
《金匮要略》脉法浅析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年第5期467-468,共2页沈作鹏 吴红彦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东汉名医张仲景所著理法方药兼备的经典著作,其内容1/3与脉法相关,开篇首论《平脉法》、《辨脉法》专篇,以明示脉诊在疾病诊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人体生理脉象的相对固定,比较临床变化之脉象,总结出变化脉象的病理...
关键词:金匮要略 脉法 脉象 治疗疾病 人体生理 脉诊 伤寒杂病论 五脏阴阳 相对固定 气血 临床变化 理法方药 疾病诊治 疾病预后 病理意义 张仲景 著作 诊断 脏腑 体内 
试用现代科学知识解析中医理论
《中医杂志》2010年第S2期51-52,共2页傅福星 
中医学主要学术思想为"四时五脏阴阳",如何应用现代科学知识解析这一理论体系呢?笔者撰文就这方面做一探讨,供读者商榷。1关于"阴阳"古人对疾病的认识比较朴素,认为人体得了疾病是平时作用于人体的两种力失去平衡的结果,而这两种力就是...
关键词:阴阳变化 人体 科学知识 五脏阴阳 细胞渗透 势能 解析 气温变化 中医理论 阳气 
呵护你的肾,健康又延年
《老友》2010年第9期55-56,共2页黄存垣 
衰老,是人生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健康长寿,是人们所追求的愿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脏腑功能活动日渐减退,出现生理性退化现象。
关键词:健康长寿 功能活动 老年人 衰老 退化现象 自然规律 菟丝子 五脏阴阳 生活起居 小便频数 
临床解惑
《中医杂志》2008年第2期183-184,共2页
如何从肾虚论治冠心病冠心病是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根据其发病性质、部位和表现,一般认为属中医学“厥心痛”、“真心痛”、“胸痹”、“心痹”范畴。“阳本乎阴,心本乎肾”,肾之阴阳为五脏阴阳之根...
关键词: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从肾虚论治 临床 心肌缺血缺氧 五脏阴阳 肾气虚衰 冠心病 “心痹” 
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研究暨治疗新突破被引量:7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第12期2518-2521,共4页丁洋 李峰 王文奎 刘晓兰 刘燕 关静 赵雪松 张丽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3027157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医理论研究专项资助课题(2005CB523506)
简述目前国内艾滋病流行病学及西医治疗情况,提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综述目前国内艾滋病中医病因病机方面研究进展,归纳出目前中医界认为AIDS的发病外因为"邪侵",内因为"正虚",为虚实夹杂之证,病位涉及肝、脾、肾等脏...
关键词:艾滋病 病因 五脏阴阳 三维守恒 
《伤寒论》六经辨证体系与《黄帝内经》五脏阴阳理论的关系被引量:22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第12期802-804,共3页武冰 郝万山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No2005CB523506)
关键词:六经辨证 五脏阴阳 辨证体系 
中医理论体系研究——五脏阴阳研究被引量:2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7年第11期801-803,806,共4页郭华 张军领 烟建华 
国家"973"计划中医理论研究专项资助项目(2005CB523506)
关键词:中医理论体系 阴阳学说 五脏学说 五脏阴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