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时期

作品数:207被引量:35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史金波赵晓星沙武田公维章杨蕤更多>>
相关机构:宁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敦煌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西夏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画中中原:西夏时期榆林窟第三窟普贤变壁画新探
《西夏学》2022年第2期308-318,共11页易玲萍 杨蕤 
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两宋美术史学史研究》(项目编号:19YJA760037)阶段性成果
榆林窟第三窟普贤变壁画是一幅风格鲜明的优秀绘作。本文尝试从文献学和图像分析的角度重新进入此作品,进一步讨论此壁画的风格特征,如:行旅母题和茅屋母题承接中原样式,视觉元素的表现兼具复杂的“神性”和“现实性”,绘画语言与结构...
关键词:普贤变壁画 风格特征 中原传统绘画 
西夏时期阿拉善高原的畜牧经济被引量:1
《西夏学》2021年第2期121-130,共10页高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夏通志”(项目批准号:15ZDB031);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2017M623281)阶段性成果
阿拉善高原是西夏时期重要的畜牧区,其畜牧经济的具体状况在传世典籍与出土文献中皆有所反映,不仅因地域广大而拥有较高的畜载量,还顺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地发展着多种形态的畜牧经济:大部分干旱荒漠地带,以部落游牧为主,依靠牲...
关键词:阿拉善高原 西夏 畜牧经济 
西夏佛教一面相——西夏时期净土思想对敦煌石窟功德和功能的新诠释被引量:2
《西夏学》2020年第2期246-275,共30页沙武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西夏石窟研究”(16ZDA116)阶段性成果
西夏时期在敦煌石窟遗留下丰富的洞窟和壁画,是研究西夏佛教和艺术的宝库。但有趣的是,以莫高窟为主的西夏洞窟营建,其主流方式是重修或重绘之前各期洞窟,壁画题材单一,以"简略之净土变"最为流行,壁画结构形式程式化现象严重,变化不大,...
关键词:敦煌石窟 西夏 净土图像 佛教功德思想 洞窟功能 
武威西夏墓所见陀罗尼及其丧葬习俗——兼论西夏时期兰札体梵字的盛行
《西夏学》2020年第2期295-305,共11页李晓凤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敦煌西夏石窟研究”(16ZDA116);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多民族文化视域下的西夏凉州历史构建”(2018TS047)阶段性研究成果
佛教文化在西夏丧葬习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受到佛教所主张的破地狱观念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武威西夏墓出土了为数不少的陀罗尼经咒,而木缘塔作为形式独特的葬具,周身书写兰札体梵文经咒,是研究西夏丧葬习俗的重要实物资料。兰札...
关键词:西夏 陀罗尼 兰札体梵字 丧葬习俗 
西夏时期鄂尔多斯高原的畜牧经济
《西夏学》2019年第1期73-80,共8页高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夏通志”(项目批准号:15ZDB031)的阶段性成果.
鄂尔多斯高原是党项崛起之地,也是西夏的重要领土,其畜牧业之繁盛不仅得益于优越的自然条件,还因为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唐代"北河曲牧群"的畜牧业体系。通过传世典籍中俘获、贡献等间接材料,可探知其所属各地畜牧经济的具体状况:"五州之地"...
关键词:西夏 鄂尔多斯 畜牧经济 
莫高窟第95窟水月观音图为西夏考被引量:1
《西夏学》2019年第1期173-181,共9页王胜泽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敦煌西夏石窟研究”(16ZDA116);宁夏哲学社会科学(艺术学)项目“西夏绘画与文创产品设计研究”(19NXYBLDF03)阶段性成果.
敦煌莫高窟第95窟开凿于西夏时期,中心龛柱南侧通道口上龛内西壁的水月观音为西夏所绘。对于该窟的年代,敦煌研究院的诸多学者一致认为是元代。但王惠民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论述中认为是西夏开凿,元代重绘,笔者赞同王先生观点。本论文...
关键词:莫高窟第95窟 水月观音 西夏时期 
西夏时期横山地区若干问题探讨被引量:2
《西夏学》2018年第2期14-23,共10页许伟伟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夏通志”(15ZDB031)阶段性成果;宁夏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民族学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NDMZX2017A02)阶段性成果
横山羌,又称山讹,在西夏文文献中对应为'泌箷',横山羌部落众多,叛服无常,南山党项是横山羌中最为活跃的一支。横山地区在宣和元年(1119年)归宋之后,很快又成为夏金争夺的边界地区,横山地区经历宋、夏、金分治的局面,直到金再次平定陕西...
关键词:西夏 横山地区 横山羌 南山党项 
西夏时期莫高窟的营建——以供养人画像缺席现象为中心被引量:9
《西夏学》2017年第2期101-128,共28页沙武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敦煌西夏石窟研究”(16ZDA116)阶段性成果
供养人画像是敦煌石窟中最富于历史信息的图像,是洞窟研究的一把钥匙。但是到了西夏时期,洞窟营建发生较大的变化,表达洞窟营建者核心功德观念的供养人画像大大减少,形成一种独特的关键图像缺席的现象。以此现象入手,对敦煌莫高窟西夏...
关键词:敦煌西夏石窟 供养人画像 沙州回鹘 重修功德 
一幅西夏时期的壁画——阿尔寨石窟第33窟壁画释读被引量:1
《西夏学》2017年第2期143-148,共6页汤晓芳 
阿尔寨石窟第33窟壁画分上、中、下布局,上部绘《上师观想图》,中部绘《藏密如来佛化身大黑天降魔图》,下部绘《西夏骑兵渡河图》。通过图中的宗教与世俗人物线描语言和周围山水树木花鸟的布局,结合历史名著《蒙古秘史》《史集》等记载...
关键词:阿尔寨石窟第33窟壁画 西夏晚期 蒙夏战争 
西夏时期的灵州被引量:2
《西夏学》2017年第1期5-19,共15页史金波 
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西夏文献文物研究》(项目批准文号11@ZH001)中期研究成果之一
灵州是西夏连续占领、管辖时间最长的大城市。本文对西夏时期的灵州历史,特别是重要事件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灵州在西夏突出的政治、军事地位,指出其具有西夏陪都、辅郡的性质。西夏的多位皇帝都到过灵州。着重以黑水城出土的西夏文文献...
关键词:西夏 灵州 灵武 西平府 大都督府 吴忠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