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

作品数:774被引量:1654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林名瑞艾儒棣高峰刘红权刘爱民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江苏中医药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论治慢性胃炎“炎癌转化”
《江苏中医药》2025年第3期48-51,共4页罗世菲 李文辉 孙聿萱 孙晶 张福利 
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函[2022]76号)。
慢性胃炎“炎癌转化”是慢性胃炎恶性转化发生、发展、转归动态过程的总称。“初病湿热在经,久则瘀热入络”理论是叶天士对内伤杂病病机的动态演变规律的总结。基于该理论,慢性胃炎“炎癌转化”过程病机可概括为气病湿热在经,血伤瘀热入...
关键词:慢性胃炎 炎癌转化 气经 络脉 叶天士 温胆汤 犀角地黄汤 
基于“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辨治儿童过敏性紫癜思路探析被引量:1
《江苏中医药》2024年第2期30-32,共3页岳慧芳 任献青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9JDZX2005,20-21ZY3001)。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高发于儿童的过敏性血管炎,具有多因素致病,病程迁延难愈的特点。本病病因病机复杂,总以热、湿、瘀、虚为要,为本虚标实之证,核心病机以气阴亏虚为本、热瘀火毒为标。“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理论出自《黄帝内经》,“...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 《黄帝内经》 标本同治 犀角地黄汤 桃红四物汤 中医药疗法 
刘爱民运用“麻防犀角地黄汤”治疗寒包火型银屑病验案4则被引量:1
《江苏中医药》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张瑶 李静 张辉 张秀 石家华 刘爱民(指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874471);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23ZY2076)。
银屑病是一种炎症性、复发性红斑鳞屑性疾病,属于中医学“白疕”“干癣”“松皮癣”等范畴。寒包火是指外寒束表、血热内蕴的一种证型,寒包火型银屑病的发病特点为秋冬寒冷季节发病或加重,感受风寒或感冒后加重,热水浴后皮损减轻,舌红,...
关键词:犀角地黄汤 麻防犀角地黄汤 寒包火 银屑病 验案 刘爱民 名医经验 
针药联合对IgA肾病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尿IL-6、血hs-CRP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附40例临床资料被引量:11
《江苏中医药》2020年第12期61-64,共4页孙丽燕 曹蓉 赵雯红 孙姗姗 陈文军 石会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2016099)。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清热凉血化瘀汤"、点刺放血对IgA肾病(IgAN)伴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尿白细胞介素6(IL-6)、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IgA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西药组、中药组...
关键词:IGA肾小球肾炎 并发症 呼吸道感染 清咽利膈汤 犀角地黄汤 刺血疗法 中西医结合疗法 
犀角地黄汤通过线粒体途径抑制免疫性骨髓衰竭血小板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江苏中医药》2017年第4期74-77,共4页夏乐敏 崔乐乐 姜一陵 张爱萍 罗梅宏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201640144);宝山区卫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计划(bswsyq-2016-A11);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家自然基金培育专项项目(GZRPYJJ-201601);上海市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科研项目(201601)
目的:探讨犀角地黄汤对免疫性骨髓衰竭小鼠模型线粒体途径血小板凋亡的调控作用。方法:将6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环孢素(CSA)对照组和犀角地黄汤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其余...
关键词:犀角地黄汤 骨髓衰竭 血小板凋亡 病理学 实验研究 
辨证论治为主治疗儿童鼻出血80例被引量:1
《江苏中医药》2014年第9期34-35,共2页王耀华 徐浩 董红军 钱建娥 
目的:观察以辨证论治为主治疗儿童鼻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鼻出血患儿常规予以盐酸羟甲唑啉棉片简易填塞压迫止血,然后进行辨证分型,胃热型予犀角地黄汤加减,脾虚型予归脾汤加减,同时予复方薄荷脑滴鼻液每日滴鼻。治疗4周后观察疗...
关键词:鼻出血 分型论治 犀角地黄汤 归脾汤 儿童 
房定亚治疗菌血症验案1则被引量:1
《江苏中医药》2013年第10期47-48,共2页朱娟娟 苗青 樊茂蓉 何沂 
房定亚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二批名老中医.博士生导师,从医近50年,尤其擅长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同时对内科杂病积累了丰富经验。房老应用大剂白虎汤合犀角地黄汤治疗1例菌血症患者.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关键词:菌血症 犀角地黄汤 白虎汤 名医经验验案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5
《江苏中医药》2011年第9期43-44,共2页陈晖 赵星海 高履冰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和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常伴发多种疾病,病情危重,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1]。我们采用加味犀角地黄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本病30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消化道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瘀热壅滞 加味犀角地黄汤 奥美拉唑 
犀角地黄汤方名出处考被引量:7
《江苏中医药》2009年第12期75-76,共2页虞舜 仇伟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课题(2006CB504807)
犀角地黄汤首载南北朝陈延之所撰《小品方》,名芍药地黄汤。通过版本比较,文献查考,可以确认犀角地黄汤方名首见于《备急千金要方》北宋林亿校勘本。犀角地黄汤在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原书中并无方名。除增添方名外,宋校本《备急千金...
关键词:犀角地黄汤 芍药地黄汤 方名 考证 
犀角地黄汤儿科临床运用举隅被引量:4
《江苏中医药》2009年第9期47-49,共3页严伟 
犀角地黄汤出自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原方由犀角、生地黄、芍药、牡丹皮组成,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散瘀。鉴于犀角属国家禁用之品,故现多以水牛角替代。笔者在儿科临床中每每运用此方,取效满意,现介绍医案5则如下。
关键词:犀角地黄汤 治疗应用 医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