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削颤振

作品数:64被引量:21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陈雪峰张兴武曹宏瑞刘金鑫李小虎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新技术新工艺》《振动.测试与诊断》《机械工程学报》《机械工程与自动化》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振动与冲击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包含机器人-主轴系统耦合效应的铣削颤振稳定性分析
《振动与冲击》2025年第6期13-27,共15页籍永建 韩启超 徐小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105428);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资助(KM202111232006);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勤信拔尖人才”培育计划项目(QXTCP B202401);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重点培育项目(2121YJPY203)。
串联式工业机器人(以下简称机器人)刚度低,铣削加工过程极易由于工艺参数或机器人位姿选取不当产生颤振,颤振会降低工件表面质量、损坏机器人装备。针对机器人铣削加工颤振稳定性预测问题,通过构建机器人刚度模型的方式研究了机器人末...
关键词:机器人铣削 铣削动力学 颤振 耦合效应 稳定性分析 
包含刀具-工件多重交互与速度效应的铣削颤振稳定性分析被引量:7
《振动与冲击》2021年第17期14-24,54,共12页籍永建 王西彬 刘志兵 王红军 
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项目(KM202111232006);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201100008320004);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校基金(202504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375055)。
为研究刀具-工件多重交互与速度效应对铣削颤振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包含刀具-工件多重交互与速度效应的铣削动力学模型,阐明了无刀轴倾角状态下再生效应、过程阻尼、刀具结构模态耦合与速度效应的耦合作用对铣削颤振稳定性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铣削加工 颤振稳定性 刀具-工件交互 速度效应 稳定性叶瓣图 
旋转变刚度阻尼器抑制薄壁零件铣削颤振被引量:6
《振动与冲击》2018年第2期72-75,84,共5页杨毅青 谢日成 徐东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5032;5120501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401201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金
薄壁零件刚性差,在铣削加工过程经常出现颤振,难以保证加工质量和效率。设计结构新颖的旋转变刚度阻尼器,通过旋转阻尼器的角度可改变其固有频率,并依据减振理论及有限元仿真确定设计尺寸。开展薄壁零件模态测试,确定阻尼器抑制薄壁零...
关键词:阻尼器 薄壁件 铣削 颤振 
薄板件铣削颤振稳定性的非线性判据实验研究被引量:6
《振动与冲击》2016年第17期191-196,共6页吴石 边立健 刘献礼 宋盛罡 姜彦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5139);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基金项目(2011RFLXG019)
铣削过程中非线性动力学行为一直伴随整个切削过程,为准确地判定和预测加工过程的颤振稳定性,基于实验方法,研究了两端固定薄板件铣削颤振稳定性的非线性判据。实验中以薄板件振动信号为研究对象,基于相平面法、庞加莱法和频谱分析了不...
关键词:薄板件 铣削颤振 非线性判据 李雅谱诺夫指数 
铣削颤振稳定域叶瓣图确定方法研究被引量:18
《振动与冲击》2014年第4期90-93,148,共5页迟玉伦 李郝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05158);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培养资助计划
铣削颤振是一种非稳定性振动,会损伤工件表面质量,降低切削效率。本文提出了通过理论模型计算与实验设计相结合方法确定铣削颤振稳定域叶瓣图。基于实验测量数据和理论分析计算,利用遗传算法来优化确定各常数参数,从而绘制出与实验测量...
关键词:铣削 颤振稳定域 实验设计 遗传算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