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内记录

作品数:55被引量:5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汪萌芽唐佳陈其才付子英蒋娟更多>>
相关机构:皖南医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应用生态学报》《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皖南医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皖南医学院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成年大鼠伏隔核脑片神经元的细胞电生理特性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259-263,共5页顾强 汪萌芽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90413084)
目的:观察成年大鼠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NAc)脑片神经元的细胞电生理特性,为研究药物成瘾和神经精神性疾病提供一种离体伏隔核细胞模型。方法:对取自成年大鼠的伏隔核脑片神经元进行细胞内记录,并检测膜电学特性和局部电刺激诱发...
关键词:大鼠 伏隔核 细胞内记录 突触传递 电生理学 
对侧腹外侧索电刺激在新生大鼠脊髓切片运动神经元诱发的突触反应被引量:6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316-319,323,共5页张艳 江潇 汪萌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366);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50430401)
目的:探讨对侧腹外侧索(cVLF)下行激活对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活动的突触调制作用。方法:应用新生大鼠(8-14d)脊髓切片M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cVLF或同侧VLF(iVLF)电刺激在MN所诱发的突触反应。结果:在32个测试的MNs,观察...
关键词:脊髓 运动神经元 对侧腹外侧索 突触反应 细胞内记录 印防己毒素 士的宁 
离体下丘脑视上核神经元的突触反应
《皖南医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5-8,共4页张环环 汪萌芽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50430401);皖南医学院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Wk200501A);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02kj311)
目的:了解下丘脑视上核(SON)神经元活动的突触调制机制。方法:应用成年大鼠下丘脑冠状切片SON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电刺激SON背外侧区域诱发的突触反应。结果:下丘脑视上核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具有等...
关键词:下丘脑 视上核 神经内分泌细胞 细胞内记录 突触传递 
阿扑吗啡对离体蟾蜍交感神经节细胞的作用
《皖南医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7-10,共4页吴少云 王邦安 汪萌芽 
卫生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基金;院中青年科研启动基金
应用离体蟾蜍椎旁神经节(PVG)细胞内记录技术,初步观察了阿扑吗啡(APO)对交感神经节细胞的作用。APO1,3和10mmol/L灌流30s分别使64%(n=25),83%(n=24)和100%(n=11)的PVG细...
关键词:阿扑吗啡 细胞内记录 交感神经节 蟾蜍 
离体新生大鼠运动神经元的电学特性被引量:4
《皖南医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79-81,共3页汪萌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新生大鼠脊髓切片,对经逆行激活鉴定的运动神经元进行常规细胞内记录,测得静息电位-67±3mV,膜电阻91±50MΩ,时间常数4.7±1.6ms,I-V曲线显示轻度正常整流性质。直接动作电位幅值74±4mV,阈电位-52±6mV,I-F曲线表明紧张型放电频率...
关键词:脊髓 运动神经元 膜电位 细胞内记录 大鼠 
海马脑片锥体细胞的膜电性质和突触反应
《皖南医学院学报》1993年第1期1-4,共4页汪萌芽 朱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应用成年大鼠海马脑片锥体神经元细胞内记录技术,测得CA_1区锥体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8±6mV(n=16),膜电阻69±18MΩ,时间常数5.7±2.1ms,由I-V曲线求得斜率电阻57±15MΩ(n=8)。I-F曲线表明锋电位发放频率随去极化电流增大而升高(n=4).刺...
关键词:海马 膜电位 突触 细胞内记录 大鼠 
大鼠海马脑片锥体神经元的细胞内记录被引量:5
《皖南医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235-238,共4页汪萌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从成年大鼠分离海马结构并用震动切片机制备500μm 厚的海马脑片,应用玻璃微电极技术进行海马锥体层神经元的细胞内记录.对 CAl 锥体神经元的被动膜电性质、I-V 关系曲线、动作电位等进行了观察,发现灌流 Immol/L 的谷氨酸钠或乙酰胆碱...
关键词:海马 细胞内记录 脑片 神经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