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L型败血症

作品数:56被引量:5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潘立民张伊莉上官玉梅杨光裕卞建军更多>>
相关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蚌埠市铁路中心医院蚌埠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临床儿科杂志》《广西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微生态学杂志》《安徽医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细菌L型败血症与发热待诊被引量:1
《医师进修杂志》2003年第10期25-26,共2页王衍富 雷振之 张英丽 贾玉杰 
目的 分析确诊的 2 5例L型败血症 ,评价其在发热待诊中的意义。方法  (1)对发热待诊病人连续做普通血培养和L型菌血培养各 3次 ;(2 )诊断标准 :具有感染的临床表现 ,并连续 2次或以上从血液和 /或骨髓液中培养出细菌L型 ,返祖后为同...
关键词:细菌L型 败血症 未明热 
细菌L型败血症中红细胞自然免疫黏附功能的变化及意义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483-484,共2页卞建军 张伊莉 潘立民 李莹 
目的 :探讨细菌L型败血症 (SBL)患者红细胞自然免疫黏附 (RNIAF)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红细胞快速自然免疫黏附S180 肿瘤细胞实验方法 ,对 5 5例SBL患者的RNIAF功能进行研究。结果 :SBL患者发病期RNIAF功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关键词:败血症 细菌L型 自然免疫黏附 红细胞 
老年细菌L型败血症42例临床分析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年第10期704-705,共2页李艳敏 吴秀萍 田旻 
关键词:细菌L型 败血症 老年人 抗生素 临床资料 
红细胞CD_(35) CD_(44s) CD_(58)免疫分子定量测定在细菌L型败血症中的意义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年第3期172-173,共2页张伊莉 潘立民 王恩举 李莹 卞建军 
目的 探讨细菌L型败血症 (SBL)患者红细胞免疫分子定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测定完整红细胞膜分子的酶免疫定量方法 ,对 5 0例SBL患者及 5 0例健康人的红细胞CD35、CD4 4s、CD58免疫分子测定比较。结果 红细胞CD35、CD4 4s、CD58免疫分...
关键词:红细胞 CD35 CE44s CD58 免疫分子 定量测定 细菌L型败血症 
细菌性传染病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2年第7期75-79,共5页
关键词:流行性脑膜炎 败血症 细菌L型败血症 猫抓病 尿路感染 大肠杆菌 伤寒 炭疽 细菌性传染病 
红细胞CR1分子定量测定在细菌L型败血症中的意义被引量:1
《医师进修杂志》2002年第3期18-19,共2页张伊莉 潘立民 王恩举 李莹 卞建军 
目的 探讨细菌L型败血症 (SBL)患者红细胞CR1分子定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王海滨、郭峰等创立的测定完整红细胞膜分子的酶免疫定量方法 ,对 5 3例SBL患者及 5 6例健康人测定比较。结果 红细胞CR1分子(CD3 5)SBL组较健康对照组低 ,有非...
关键词:红细胞 CR1分子定量 细菌L型败血症 测定 败血症 
红细胞膜免疫分子在细菌L型败血症中的表达
《检验医学》2001年第z1期64-64,共1页张伊莉 王恩举 潘立民 李莹 卞建军 
红细胞失去了细胞核,其表面尚存在广泛表达的膜免疫分子,如CD35(CR1),CD44s及CD58等,在机体生理和病理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具有许多生物学功能,可调节两条补体途径,激活、促进吞噬、免疫复合物清除、T、B细胞活化、发育、归巢、肿瘤转...
不典型细菌L型败血症246例临床分析
《临床误诊误治》2000年第6期417-417,共1页张伊莉 潘立民 
关键词:细菌L型败血症 诊断 误诊 临床分析 
免疫学测定在细菌L型败血症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
《蚌埠医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298-299,共2页宋秀宇 闵宏林 韩俊 刘丛森 王利娟 唐素兰 张元和 
目的 :探讨红细胞补体受体 1(ECR1)花结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 (EIC)花结率、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葡菌 )抗体及红细胞沉降率 (ESR)测定在细菌L型败血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按郭峰改良法测定ECR1和EIC花结率 ,试管凝集法测定金葡菌抗体 ,...
关键词:细菌L型败血症 免疫学测定 ECR1 ELC 
细菌L型败血症红细胞粘附功能的测定
《淮海医药》2000年第1期26-26,共1页潘立民 张伊莉 李莹 张元和 闵宏林 朱明利 
关键词:细菌型败血症 红细胞免疫功能 免疫粘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