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采油

作品数:51被引量:17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乐建君易绍金方新湘谭维业刁虎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南开大学江汉石油学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新疆石油科技信息》《石油勘探与开发》《新疆石油科技》《钻采工艺》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华北采研院首次发现采油新菌种
《化工中间体》2012年第12期37-37,共1页
正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科技人员发现的3株菌种,日前通过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菌种鉴定保藏中心鉴定,成为我国石油领域首次发现的新菌种,特别是其中一株为世界范围内首次发现。该院通过对新菌种的全项目鉴定,进一步明...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 食品发酵 菌种鉴定 保藏中心 细菌采油 提高采收率 新菌种 首次发现 
从细菌采油的设想到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应用
《东西南北(教育)》2011年第7期116-116,共1页闫超辉 
微生物原油采收率技术是利用微生物在油藏中的有益活动,微生物代谢作用及代谢产物作用于油藏残余油,并对原油/岩石/水界面性质的作用,改善原油的流动性,增加低渗透带的渗透率,提高采收率的一项高新生物技术。该项技术的关键是注...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 技术发展 机理 
胜利油田:细菌采油显威力
《中国石油石化》2008年第17期60-61,共2页王立 任厚毅 吴秀芳 
胜利油田利用微生物采油技术,让动不了的油"流"出来,把洗不出来的油"采"出来,把低渗透的油"滤"出来,把外部的环境"净"出来,极大地提高了采收率。
关键词:胜利油田 细菌采油 微生物采油技术 威力 低渗透 采收率 
"雇佣"细菌采油
《中国石油石化》2005年第9期56-56,共1页崔建东 崔建国 
通过向油井内注入微生物,使其在进下大量繁殖。此举相当于在进下"雇佣"了大量繁殖的微生物采油。
关键词:细菌采油 微生物采油 繁殖 井下 
微生物技术助力油田开发
《中国石油企业》2004年第1期110-111,共2页赵秀娟 
精心培育的微生物在油田地下成为帮助人类增产石油的好帮手。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 石油 细菌采油 提高采收率 矿物燃料 单井吞吐 砂岩油藏 矿物燃料矿床 油田 高渗透层 
细菌部队开进“油城”
《石油知识》2003年第1期52-52,共1页龚畅 
生物工程技术,是当今迅速发展中的高新技术。其中的微生物工程技术,利用细菌群体的酶化作用作为促进自然反应的催化剂,在石油开采、石油加工、环境保护方面用途广阔,工业化实施后经济效益显著。利用细菌增产石油:油田常规方法开采,其原...
关键词:油田开采 细菌采油 细菌脱硫 细菌除污 生物工程 化工生产 细菌催化 
微量量热法研究温度对两种石油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2000年第6期628-632,共5页于丽 林瑞森 刘绪良 张洪林 孙海涛 
本文采用微量量热法测定了两种石油菌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热谱图 .按限制性条件下微生物生长模型 ,用三点法进行了数学处理 ,得出了生长速率常数 ( k) ;计算机拟合 k- T非线性方程 ,得到了石油菌 I,II的最佳生长温度 ( Topt)分别为 32 2 ...
关键词:微量量热法 石油菌 热谱图 最佳生长温度 MEOR 细菌采油 
大庆油田微生物采油技术的发展和前景被引量:11
《世界石油工业》2000年第4期35-37,共3页石梅 李蔚 
关键词:微生物采油 大庆油田 三次采油 细菌采油 
烷烃对石油菌生长影响的热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第4期613-616,共4页南照东 相艳 王忠彦 李文莉 曾宪诚 张洪林 
关键词:烷烃 细菌生长 热动力学 三次采油 细菌采油 
假单胞菌23—1菌株烃代谢产生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被引量:5
《微生物学通报》2000年第6期413-416,共4页刁虎欣 王践 张心平 梁凤来 刘如林 
Pseudomonas 23—1菌株烃代谢产生一种胞外糖脂类表面活性剂。分析表明,糖脂的糖基为鼠李糖,脂肪酸是十碳癸酸。发酵液糖脂含量11.5g/L,其临界胶束浓度(CMC)为200mg/L,乳化性能稳定。产生糖脂类...
关键词:23-1菌株 假单胞菌 生物添加剂 细菌采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