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再生长

作品数:29被引量:15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相关作者:姜登岭倪国葳张晓健李伟英方华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河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微生物学通报》《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中国给水排水》《环境科学与管理》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给水排水x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供水管网枝状末端的水质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3
《中国给水排水》2009年第23期55-56,60,共3页姜登岭 倪国葳 薄国柱 苏幼坡 赵锐 
研究了某中等城市供水管网枝状末端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余氯是控制该管段细菌再生长的关键因素,沿管段余氯逐渐被消耗,细菌数量逐渐增加,水样中的HPC达到400~800CFU/mL,存在威胁水质安全的风险。为保证饮用水的水质安全,必...
关键词:供水管网枝状末端 水质指标 细菌再生长 
控制配水管网中细菌再生长的AOC浓度研究被引量:4
《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第13期82-84,共3页姜登岭 姚春樑 倪国葳 苏幼坡 赵锐 王安辉 巩建东 刘建忠 
唐山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07150205-4);唐山市建设局科技进步基金资助项目
研究了配水管网中AOC浓度与细菌再生长的关系,以确定控制细菌再生长的AOC标准。结果表明:最大AOC浓度与最大HPC呈线性关系,当AOC<57μg/L时,管网水中的营养基质难以维持悬浮菌的生长;最大AOC浓度与AOC最大消耗量也呈线性关系,当AOC<43.8...
关键词:配水管网 生物稳定性 可同化有机碳 细菌再生长 
上海某水厂及其供水系统中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
《中国给水排水》2008年第11期64-67,共4页张玲 白晓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08012)
以上海某水厂及其供水管网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微生物学和物理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水厂常规净水工艺对主要指标的去除效果和管网水水质的生物稳定性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水源地水质标准相比,水厂原水中...
关键词:给水处理 供水系统 生物稳定性 细菌再生长 强化混凝 
管网水中AOC、MAP与细菌再生长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第7期50-53,共4页姜登岭 曹国凭 张树德 张晓健 
生物可同化有机碳(AOC)一直被认为是控制管网水中细菌再生长的主要因素,最近的研究表明磷也有可能成为限制因素.研究了配水管网中AOC含量(40.84~551.35μg/L)和微生物可利用磷(MAP)含量(0.69~8.01μg/L)均较高的情况下,它们...
关键词:配水管网 细菌再生长 可同化有机碳 微生物可利用磷 生物稳定性 
配水管网中细菌再生长的预测研究被引量:2
《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第5期48-51,共4页赵胜跃 董丽华 吴卿 赵新华 
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2002AA6011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478086);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033113111)
管网中细菌的再生长及其所带来的问题日益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为此以某高校的校园管网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细菌总数的预测模型。算例结果表明,线性回归模型对细菌再生长的预测结果不理想,但创新性地选用Logistic回归模型并结合主成分...
关键词:配水管网 细菌再生长 水质预测 二分变量 LOGISTIC回归 
配水管网中AOC和磷对异养菌再生长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给水排水》2006年第z1期42-45,共4页姜登岭 倪国葳 张晓健 
AOC一直被认为是控制管网水细菌再生长的主要因素,最近研究表明磷也有可能成为限制因素.研究了在配水管网中AOC浓度(40.84~551.35 μg acetate-C/L)和磷浓度(0.69~8.01μg PO34--P/L)都较高的情况下,对细菌再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AOC...
关键词:可同化有机碳(AOC) 细菌再生长 配水管网  生物稳定性 
配水管网中AOC与细菌再生长的关系被引量:16
《中国给水排水》2004年第5期5-8,共4页鲁巍 姜登岭 张晓健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2AA601140)
 对我国北方A市市区配水管网中可同化有机碳(AOC)与细菌再生长关系的研究表明:降雨量对水源水和管网水中AOC含量影响显著;HPCR2A的计数结果较吖啶橙染色直接计数(AODC)的低2~3个数量级,仅占AODC计数结果的0.1%~2.0%;使用传统琼脂培...
关键词:饮用水 生物稳定性 管网 AOC 异养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