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颗粒泥沙絮凝

作品数:20被引量:192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杨铁笙杨国录余明辉柴朝晖熊祥忠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重庆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人民长江》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鄱阳湖黏性细颗粒泥沙絮凝特性研究被引量:1
《泥沙研究》2022年第6期29-34,共6页黄志文 杨春瑞 邓金运 陈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407201);江西重大科技研发专项(20213AAG01012);江西水利科技重点项目(202224ZDKT13)。
黏性细颗粒泥沙是鄱阳湖悬浮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其絮凝作用对鄱阳湖泥沙冲淤及湖床演变具有明显影响。采用鄱阳湖湖区泥沙的现场样品,通过室内泥沙静水沉降试验对鄱阳湖黏性细颗粒泥沙的絮凝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鄱阳湖黏性细...
关键词:鄱阳湖 黏性细颗粒 沉降 絮凝 
黏性细颗粒泥沙絮凝研究浅析
《江西水利科技》2021年第2期94-100,共7页周苏芬 黄志文 邬年华 王志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0407605);江西省水利厅科技项目(201921YBKT31).
絮凝现象是黏性细颗粒泥沙淤积的重要原因,泥沙絮凝对泥沙淤积规律和模拟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黏性细颗粒泥沙絮凝受多重因素影响,其形成机理极为复杂,有必要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整理.在系统分析现有研究基础上,从研究方法、研究成果...
关键词:黏性细颗粒泥沙 絮凝作用 影响因素 
细颗粒泥沙絮凝对泥沙内源磷迁移转化的影响被引量:2
《环境科学与技术》2020年第3期66-73,共8页李迪 陈垚 张彩 袁绍春 陈浬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1705140)
三峡水库进入蓄水期后,入库流速和泥沙粒径降低,为细颗粒泥沙的絮凝过程创造了水动力条件。为了探究细颗粒泥沙絮凝过程的最佳环境条件及其对内源磷赋存与分布的影响,该文研究了泥沙粒径与浓度、pH、温度和水动力强度等环境因子对细颗...
关键词:细颗粒泥沙 絮凝  吸附 解吸 磷形态 
紊动对黏性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3
《泥沙研究》2019年第2期18-25,共8页郭超 何青 郭磊城 王宪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20105005;51739005);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海外短期研修专项基金(40600-511232-14204/003);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出国访学基金(44KZ001K);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E0133700)
利用室内环形水槽及高倍摄像设备,定量研究了不同悬沙浓度及紊动剪切对黏性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特性的影响。试验中观测到的絮团粒径为分散颗粒的几倍到几十倍,絮团中值粒径随着水体紊动剪切的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最大的中值...
关键词:泥沙絮凝 紊动剪切 沉速 有效密度 
黏性细颗粒泥沙絮凝试验研究综述被引量:12
《泥沙研究》2019年第2期63-68,共6页刘俊秀 吉祖稳 王党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405501);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开放研究基金项目(SKL2018ZY07);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重点科研专项(SE0145B362016)
黏性细颗粒泥沙因其粒径较小,具有胶体微粒特有的絮凝现象,其形成发展对泥沙运动、河口形态演变、水库淤积形态等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鉴于泥沙絮凝机理的复杂性,现有成果有必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在系统总结黏性细颗粒泥沙絮凝试...
关键词:黏性细颗粒泥沙 泥沙絮凝 沉降试验 
波流联合作用下珠江磨刀门河口絮凝问题研究
《泥沙研究》2017年第6期59-65,共7页刘坤松 谭超 刘锋 杨清书 
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2016-21);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A03031043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2600);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SKLEC-KF201409)
基于2013年3月29-31日河口拦门沙外固定船载和座底三脚架观测数据,分析了磨刀门河口细颗粒泥沙絮凝体发育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磨刀门河口水体中絮凝体约以62.5μm为临界粒径分成大、小絮凝体两种存在形式,且以小絮凝体组分为主;磨刀门河...
关键词:磨刀门河口 细颗粒泥沙絮凝 波浪 流速 临界絮凝条件 
黏性细颗粒泥沙絮凝发育时空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8
《水利学报》2015年第11期1312-1320,共9页杨铁笙 赵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179087)
以Smoluchowski方程为基础,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黏性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的时空过程。模拟设定泥沙最小基本颗粒粒径5μm,絮团分形维数1.78,模拟高度1.75 m,模拟总时长300 min,初始条件为各级泥沙颗粒-絮团浓度各向均匀分布,入口、出口...
关键词:絮凝 SMOLUCHOWSKI方程 数值模拟 时空变化 分形 
三峡库区细颗粒泥沙絮凝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1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5年第5期851-860,共10页李文杰 杨胜发 胡江 付旭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1BAB09B01);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51209241);交通运输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14329814310);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13jcyjA30003)
在三峡库区的忠县和奉节河段实施现场测量,并对床沙取样开展絮凝和非絮沉降的室内试验.库区悬移质和床沙的中值粒径均为0.01mm,且淤积物为浮泥和类似絮凝结构,表明絮凝可能发生.含沙量垂线分布在小流速时比Rouse公式不均匀,说明实际的...
关键词:絮凝 细颗粒泥沙 现场测量 室内试验 三峡水库 
电离作用下黏性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数值模拟被引量:5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2期103-108,共6页范杨臻 杨国录 陆晶 刘林双 
'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4ZX07104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91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9143;51109167)
基于分形理论构建泥沙颗粒的絮凝沉降模型,从三维角度动态模拟絮团在布朗运动、颗粒静电力和重力作用下的发育、沉降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絮团形态与泥沙颗粒的表面电荷量有关,电荷量越大,絮团形态越开放;不同带电量泥沙颗粒的絮凝速度与...
关键词:黏性泥沙颗粒 电离 表面电荷 絮凝沉降 三维数值模拟 
电解质对细颗粒泥沙絮凝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9
《人民长江》2013年第9期67-71,共5页宋晓阳 周晶晶 邓樑斌 
在影响泥沙絮凝的因素中,电解质的影响是主要的,也是复杂的。为了研究电解质对泥沙絮凝的影响,取用长江口的细颗粒泥沙置于不同阳离子浓度的天然海水、人工海水、NaCl溶液和MgCl2溶液中,并测量泥沙Zeta电位,分析其沉降速度,研究电解质...
关键词:细颗粒泥沙 絮凝 电解质 ZETA电位 泥沙沉降 显微观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