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东地区

作品数:46被引量:28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尹崇玉高林志刘鹏举陈孝红王自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科学通报》《地球化学》《沉积学报》《地质通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鄂西黄陵背斜周缘埃迪卡拉纪灯影组地层序列及其区域地层对比意义被引量:2
《地球科学》2024年第8期2992-3009,共18页安志辉 叶琴 童金南 田力 赵小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41802206,41902004);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DD20230218,DD20221634);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项目(No.QL2022-01)。
华南峡东地区埃迪卡拉纪灯影组保存了大量埃迪卡拉纪宏体生物化石,是研究寒武纪大爆发之前生命演化的热点地层单元之一.峡东灯影组一般划分为3段,然而灯影组在黄陵背斜周缘不同位置的厚度、岩性等方面具有差异性,使得峡东地区灯影组的...
关键词:埃迪卡拉纪 灯影组 庙河段 地层对比 峡东地区 地层学 
峡东地区成冰系南沱组新认识被引量:3
《地质学报》2023年第6期1753-1765,共13页季泽龙 刘晓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央高校教改基金项目(本科教学工程)(编号2019G39)资助的成果。
前人普遍认为峡东地区成冰系仅发育南沱组,缺失古城冰期和大塘坡间冰期相应地层。笔者发现峡东地区青林口剖面原先划定的南沱组包含上、下两套冰碛岩及之间的页岩夹含锰灰岩,应解体为古城组、大塘坡组和南沱组。本文在剖面实测的基础上...
关键词:峡东地区 成冰系 南沱组 含锰灰岩 地球化学 
峡东地区寒武纪水井沱组下段双瓣壳类节肢动物系统古生物与个体发育研究被引量:1
《古生物学报》2021年第1期187-199,共13页孙骜 刘聪 马嘉欣 林威良 吴雨 傅东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30319,41772011,41720104002,41890844,41621003);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6000000);111引智基地(D17013)联合资助。
双瓣壳类节肢动物在全球寒武纪海洋中广泛分布,是寒武纪时期布尔吉斯页岩型化石生物群的重要组成类群和典型代表。它们的起源、演化及生态学研究是对早期后生动物演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详细描述了峡东地区寒武系第二统第三阶水井沱...
关键词:寒武纪 水井沱组 双瓣壳类节肢动物 系统古生物 个体发育 功能生态 
湖北峡东地区奥陶系南津关组灰岩中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被引量:2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0年第4期464-478,共15页周北昱 李盼 曾雯 曾薇 汪蕾 刘越 刘影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12120113061900)。
湖北峡东地区位于华南板块上扬子地块分区,其奥陶系南津关组灰岩中发育大量条带状和结核状硅质岩。在详细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这些硅质岩进行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探讨其成因及沉积环境意义。结果表明:硅质岩主要由石英、玉髓组成;硅...
关键词:沉积环境 岩石成因 硅质岩 灰岩 地球化学 奥陶系 南津关组 湖北 
峡东地区震旦纪最早期风暴沉积记录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2
《沉积学报》2020年第1期182-195,共14页蔡全升 陈孝红 周鹏 危凯 李炎桂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6ZX05034001-002)~~
作为全球地质环境的重要转折期,震旦纪早期发生的全球气候巨变和海平面显著上升等事件在世界范围内留下了大量记录。报道了震旦纪早期气候剧变阶段在我国南方陡山沱组底部形成的风暴沉积。岩芯剖面的精细观察和测量分析表明,峡东地区陡...
关键词:风暴沉积 陡山沱组 震旦纪 地质意义 峡东地区 
湖北宜昌樟村坪地区陡山沱组地层划分与对比被引量:12
《地球科学》2018年第7期2206-2221,共16页安志辉 童金南 叶琴 田力 赵小明 刘圣德 牟宗玉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Nos.1212011120787;12120114066301;121201009000161427;DD20160029)
华南峡东地区(黄陵隆起南缘)的陡山沱组是国际上埃迪卡拉纪地层和生物与环境事件的研究热点之一,但近在咫尺的黄陵北缘陡山沱组地层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不足以反映黄陵北缘陡山沱组地层的特征,甚至与黄陵南缘地区未能建立起明确的...
关键词:埃迪卡拉系 陡山沱组 地层划分对比 峡东地区 樟村坪 
湖北峡东地区灯影组石板滩段宏体藻类化石新发现被引量:2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3期563-572,共10页杨凡 秦树健 丁伟铭 徐祎贺 沈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2017;41322021)资助
通过连续显微拍摄,对来自湖北峡东地区泗溪剖面灯影组石板滩段薄层泥质沥青灰岩中的宏体藻类化石开展详细研究,鉴定出1属3种(包括2个新种)和一种首次发现的具有单轴分枝特征的宏体藻类化石(未定属种)。以Monopodial-branching型化石和Ve...
关键词:宏体藻类 单轴分枝 灯影组 埃迪卡拉纪 
寒武纪早期岩家河生物群:研究进展和展望被引量:4
《古生物学报》2017年第4期461-475,共15页郭俊锋 强亚琴 宋祖晨 郑亚娟 姚肖永 肖良 李相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472015);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No.20130656503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No.2013G3274021;No.2014G3272013)资助
埃迪卡拉纪-寒武纪转换时期动物的起源、演化和"寒武纪大爆发"一直是国际古生物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其中寒武纪早期小壳化石群与埃迪卡拉纪化石群和寒武纪早期澄江化石库之间的内在关系是古生物学界研究的难题,其主要原因是寒武纪早期...
关键词:岩家河生物群 研究进展 纽芬兰世 峡东地区 
华南峡东地区最早的乳孔贝类腕足动物壳体超微结构和发育研究被引量:4
《古生物学报》2017年第4期483-503,共21页张志亮 张志飞 Lars Holmer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杰出青年科学基金(41425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41621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41720104002,41772002);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项目,D17013)联合资助
乳孔贝(acrotretids)是一类繁盛于寒武纪晚期—奥陶纪并灭绝于泥盆纪的微型腕足动物,其特殊的壳体形态及柱状结构使其与其它舌形贝型腕足动物的系统学关系模糊不清。华南峡东地区寒武纪早期(第二世)水井沱组薄层灰岩中发现最早的精美保...
关键词:Eohadrotreta 乳孔贝 壳体结构 表皮细胞 印模 腕足动物 寒武纪早期 
峡东地区早奥陶世C同位素异常及其成因被引量:1
《地质通报》2017年第5期792-799,共8页张保民 陈孝红 周鹏 李志宏 彭中勤 曾雄伟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华南中部震旦纪-志留纪地层格架;岩相古地理与成矿关系>(编号:1212011121103)和<湖北1:5万分乡;莲沱;三斗坪;宜昌市幅区域地质调查>(编号:1212010710715)
以宜昌黄花场奥陶系剖面为研究对象,开展峡东地区早奥陶世C同位素研究,建立了峡东地区早奥陶世C同位素曲线,并识别出可全球对比的2次正漂移(C1,C3)和2次负漂移(C2,C4)。通过分析峡东地区沉积相序列及海平面变化特征,发现峡东地区C同位...
关键词:C 同位素 海平面变化 早奥陶世 峡东地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