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闲期

作品数:50被引量:584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高志强孙敏赵护兵任爱霞贾志宽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水土保持学报》《西北农业学报》《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硝态氮残留淋失的影响被引量:33
《应用生态学报》2018年第4期1240-1248,共9页马臣 刘艳妮 梁路 翟丙年 张昊青 王朝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23B04);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72389);国家小麦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Z225020803)资助~~
针对渭北旱塬氮肥施用不合理的问题,通过不同氮肥用量(0、75、150、225、300kg N·hm^(-2))与有机肥(30 t·hm^(-2))配施,明确渭北旱塬麦田配施有机肥条件下合理的氮肥用量以及配施有机肥的减氮增产作用和对硝态氮残留淋失的影响.结果表...
关键词:冬小麦 硝态氮残留 淋失 夏闲期 氮矿化 
夏闲期覆盖配施氮肥对旱地小麦土壤水分及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1
《中国农业科学》2017年第15期2888-2903,共16页任爱霞 孙敏 高志强 王培如 薛建福 薛玲珠 雷妙妙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01-24);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04);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40311008-3);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50312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5BAD23B04);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重点科研资助项目(2015-重点4)
【目的】针对黄土高原旱地小麦降水少且分配不均、水分和氮素利用效率低的问题,探索旱地小麦覆盖保水和氮肥施用的最佳技术途径。【方法】于2010—2013年在山西省闻喜县邱家岭村开展试验,主区为覆盖方式,设夏闲期深翻后覆盖与不覆盖2个...
关键词:旱地小麦 夏闲期覆盖 氮肥 土壤水分 植株氮素利用 产量 
旱地夏闲期间土壤氮素矿化特性的变化被引量:1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6年第1期87-92,146,共7页马乐乐 夏梦洁 蒋永吉 周建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2137);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15B04)
采用间歇淋洗好气培养法测定了黄土区旱地不同土壤及施氮量下夏季休闲前后土壤氮素矿化累积量,分析了旱地夏休闲期间土壤氮素矿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休闲前相比,休闲后土壤氮素矿化累积量显著降低,长武及杨凌试点土壤分别降低了29....
关键词:夏休闲 旱地 氮素矿化累积量 氮矿化势 
夏闲期栽培模式对土壤水分及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1
《灌溉排水学报》2015年第5期55-58,共4页王磊 樊廷录 王勇 李尚中 赵刚 张建军 党翼 
"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09B03;2012BAD20B04-4);农业部西北作物抗旱栽培与耕作重点开放实验室基金项目;农业部西北旱作营养与施肥科学观测试验站基金项目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夏闲期不同栽培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及其产量要素和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夏闲期油菜覆盖绿肥翻压处理(T1)下,蓄水保墒、提高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优势明显,2007—2008、2008—2009、2009—2010年2m深土体蓄水量较不...
关键词:夏闲期 栽培模式 蓄水量 蓄水率 水分利用效率 
夏闲期种植不同绿肥作物对土壤养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4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4年第2期66-72,84,共8页张春 杨万忠 韩清芳 王丹 张坤 丁静 乔灵芝 贾志宽 
国家"十二五"863课题(2013AA10290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09B03);(2011BAD29B09-1-3B);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B12007)
为探明种植绿肥作物对关中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效果,在夏闲期种植光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var)、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和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等四种绿肥作物,以免耕休...
关键词:绿肥 夏闲期 土壤养分 冬小麦 产量 
夏闲期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51
《农业工程学报》2012年第3期94-100,共7页侯贤清 李荣 韩清芳 王维 贾志宽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农田集雨保水关键技术研究"(2006BAD29B03);"节水共性技术研究"(2007BAD88B10)
为了探讨夏闲期不同耕作模式对土壤蓄水保墒效果及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07-2010年在宁南旱区采用免耕/深松/免耕、深松/免耕/深松、连年翻耕(传统耕作)3种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模...
关键词:土壤 含水率 干旱区 耕作模式 冬小麦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半干旱区夏闲期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及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51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年第5期52-58,共7页侯贤清 韩清芳 贾志宽 李永平 杨宝平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农田集雨保水关键技术研究"(2006BAD29B03);"节水共性技术研究"课题(2007BAD88B10)
在宁南旱平地进行了夏闲期深松、免耕及传统翻耕(对照)对土壤水分及后作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夏闲期深松和传统翻耕能有效地蓄雨保墒,提高旱平地冬小麦播前的土壤贮水量,深松和翻耕土壤蓄墒率极显著高于免耕处...
关键词:半干旱区 耕作方式 土壤水分 水分利用效率 冬小麦 
渭北旱原夏闲期麦田不同耕作措施的土壤贮水效应被引量: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8期133-138,共6页王蕾 李军 贾志宽 于亚军 赵红利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29B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1280)
【目的】研究免耕、深松和翻耕麦田夏闲期土壤贮水能力,揭示3种耕作方式麦田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产生差异的机理。【方法】选取渭北旱原中等产量水平的旱作麦田,于2007和2008年麦田夏闲期,研究免耕、深松和翻耕3种耕作方式下,麦田0~300 cm...
关键词:旱作麦田 免耕 深松 翻耕 蓄水保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