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两汉

作品数:1024被引量:1207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程文文李炳海江林昌杨宇峰石岩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农业考古x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内蒙古中南部先秦两汉时期人群龋病与生业模式初探被引量:3
《农业考古》2020年第1期7-15,共9页张旭 
本文对内蒙古中南部先秦两汉时期11组古代人群的龋病状况做了统计与分析,在与我国北方地区16组古代人骨材料对比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其生业模式与龋患的关系。龋病的罹患情况是反映人群摄入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有效指标,龋病与人类社会...
关键词:内蒙古中南部 古病理学 龋病 生业模式 
先秦两汉高粱古名考被引量:3
《农业考古》2019年第1期36-45,共10页赵利杰 
先秦两汉的古籍中是否有高粱的古名,是已有高粱史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赞同高粱起源于中国的前辈学者陆续提出了多种关于高粱古名的猜想,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三种。然而,这三种猜想并没有完全得到学界的认可。本文重新审视了这三种猜想,认...
关键词:高粱 古名     
先秦两汉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物选择被引量:3
《农业考古》2016年第3期28-32,共5页刘兴林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先秦两汉农业与乡村聚落的考古学研究"(项目编号:11BKG010)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作物的种植的种类和数量也就是作物的种植结构是多种因素影响下逐步形成的。种源、环境条件、种植技术、作物本身的特性、相应的加工方式和人们的饮食习惯等等都影响着作物的选种和种植数量。是优先考虑产量以解决温饱...
关键词:作物选择 品种 先秦两汉 
先秦两汉粮食容量制度单位量词考被引量:3
《农业考古》2014年第4期211-217,共7页李建平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先秦两汉量词发展史研究:基于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的综合研究"(项目编号:12YJC740045);江苏省哲社基金项目"先秦两汉量词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11YYC010);第52批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隋唐五代量词研究:基于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的综合研究"(项目编号:2012M521370)
粮食容量制度量词在先秦两汉量词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在度量衡制度中占据核心地位。综合出土和传世文献资料,全面考察先秦两汉时期容量单位系统,对石、斗、斛、升的大小制度,参、龠、鏵等制度详细考证,可以订正辞书释义,弥补释义的...
关键词:先秦两汉 容量单位 量词 度量衡制度 
先秦两汉花椒的用途及文化意义被引量:15
《农业考古》2008年第1期168-176,共9页姚智远 徐婵菲 
关键词:花椒 文化意义 两汉 先秦 用途 实用功能 开发利用 酿酒原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