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寒

作品数:30被引量:5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刁人政李小鹰宫晔姜虹张宏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广东省中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现代中医药》《农业知识》《家庭医学(下半月)》《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分期辨治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临证撷要被引量:2
《江苏中医药》2023年第3期43-46,共4页杨阳 施美 郭子敬 肖汇颖 王永敏 乔彤彤 胡冬菊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类科技计划项目(2018045)。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因年龄不同、病程长短不一,故病情也分轻重缓急,在治疗上需分期辨治,方可获得更好的疗效。急性期风热实证宜疏风清热、凉血止血,阴火虚证则需滋阴降火、宁络止血。慢性期久病伤正,宜根据相应的证型分别...
关键词: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急性期 慢性期 甘寒 咸寒 风药 中医药疗法 
安宫牛黄丸临床应用专家共识被引量:17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年第8期933-946,共14页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方邦江 丁宇 董世芬 宫晔 何健卓 姜虹 金伟 孔勇杰 李小鹰 彭伟 曲鑫 孙建宁 田觅 张宏 
1前言安宫牛黄丸出自《温病条辨·上焦篇》:“邪入心包,舌蹇肢厥,牛黄丸主之。”沿用至今已220多年,被奉为“温病三宝”之首,素有“救急症于即时,挽垂危于顷刻”的美誉,是中医临床各科治疗急危重症的重要抢救药物,具有“此芳香化秽浊而...
关键词:安宫牛黄丸 温病条辨 急危重症 抢救药物 上焦篇 咸寒 肢厥 专家共识 
《金匮要略》咸寒止渴探究被引量:3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年第2期152-156,共5页续冠胜 庄子凡 王诗源 
山东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项目(编号:SDYAL18029)。
渴是临床常见症状,由津液不足或津液输布障碍所致。《金匮要略》中治疗渴症方法颇多,其中咸寒止渴为一条重要治则。从《金匮要略》条文中探究咸寒药物(牡蛎与文蛤)止渴的机制,并选举临床用咸寒药物治疗以渴为主症的医案,说明咸寒止渴之...
关键词:《金匮要略》  咸寒 牡蛎 文蛤 阴虚 
厨房里的良药: 食盐
《医食参考》2022年第2期49-49,共1页懒兔子 
厨房就是“药房”,那里面的宝贝可多了,家里有人生急病不妨从厨房找找药,常常有对证的。很多人都知道,葱、姜、蒜、辣椒、川椒、八角、草果等都有药用功效,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盐也可药用。盐为什么能治病?在中医学里,所有的食物都有性味归...
关键词:小肠经 咸寒 性味归经 中医学 药用功效 厨房 
“阳明四法”治疗失眠被引量:6
《中华中医药杂志》2022年第1期225-228,共4页张丰跃 刘畅 张晓轩 原嘉民 徐福平 张铸奇 麦润汝 杨志敏 许家栋 
杨志敏广东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粤中医办函(2020)1号];广东省中医院许家栋学术经验传承工作室项目(No.中医二院[2018]101号);广东省中医院扶阳流派工作室项目(No.2013KT1517);广东省中医院颜德馨膏方工作室(No.中医二院[2014]89号-6)。
现代人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的改变,易出现胃肠道和精神方面的双重疾患,阳明热盛证成为失眠常见证型。经方名家许家栋根据药物性味而总结治疗阳明病之辛寒、苦寒、咸寒、酸寒四法,杨志敏教授在辨治失眠过程中灵活运用"阳明四法"而常获佳...
关键词:失眠 阳明四法 苦寒法 辛寒法 咸寒法 酸寒法 杨志敏 经验 
“高寒区长距离供水渠道高效运行与安全保障技术”荣获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21年第5期144-144,共1页
2020年12月3日,中国大坝工程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第九届水库大坝新技术推广研讨会,会上对2020年度中国大坝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单位及个人进行了表彰。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蔡正银副总工主持的“高寒区长距离供水渠道高效运行与安全...
关键词:科技进步 公益性行业 科研项目 大坝工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能力提升 新技术推广 咸寒 
从“目体阴而用阳”探讨目病辨治用药特点被引量:3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年第2期187-190,共4页柯玲玲 徐新荣 
2018年度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BE2018757)。
根据目的生理特性、病理特点,结合“目体”和“目用”的内涵与相互关系,探讨目病的辨证用药特点,认为目体阴与目用阳是物质基础与功能表现的关系,彼此相互作用、阴阳调和、刚柔相济,从而发挥目的正常生理功能。目病与阴阳失衡,脏腑、经...
关键词:目体阴而用阳 目病 酸甘化阴 甘淡渗湿 咸寒滋阴 辛散清热 
蚯蚓论选被引量:1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年第21期101-101,共1页
蚯蚓生湿土中,凡平泽膏壤地中皆有之,孟夏始出,仲冬蛰藏,雨则先出,晴则夜鸣,其如丘,其行也引而后伸,故名蚯蚓。能穿地穴,故又名地龙。蚯蚓冬藏夏出,屈而后伸,上食槁壤,下饮黄泉,气味咸寒,宿应轸水,禀水土之气化。主治尸疰虫蛊,盖以泉下...
关键词:咸寒 虫毒 水火相济 地龙 蚯蚓 主治 
咸寒药物归经特点及临床应用被引量:3
《吉林中医药》2019年第10期1268-1271,共4页刘武 张诏 
山东省重点产业关键技术项目(2016CYJS08A01-4,2016CYJS08A01-3);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ZD-JS07A12)
现行'十二五'规划教材《中药学》中对于咸寒药物的功效可以总结为清热解毒、凉血滋阴、软坚化痰散结、平肝息风等,现对于其性味、归经的认识,医家大多受《内经》'咸先入肾'理论影响,但经数据统计发现咸寒药物入肝经较肾经更多。本文重...
关键词:咸寒药物 热入营血 痰阻气滞 肝风内动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被引量:3
《山西中医》2017年第8期14-15,共2页魏绪华 
目的:观察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选择9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采用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对照组38例,口服孕三烯酮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15%,...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 桂枝茯苓汤 咸寒软坚 中医药疗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