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生活

作品数:700被引量:1088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相关作者:马纯红冯莉芳郑航陈晓宏张华金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青年探索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学生闲暇生活中心理调节能力的自我培养——对华中科技大学1041名大学生的调查被引量:5
《青年探索》2003年第2期7-11,共5页苏敏 雷洪 
本文以社会化理论为指导,以调查的资料为依据,从大学生主体的主观角度观察其闲暇生活中对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文中考察了大学生闲暇生活中对心理调节的意义认知,心理调节能力的关注,心理调节选择的途径(方式),对闲暇生活予以心理调节...
关键词:大学生 闲暇生活 心理调节能力 自我培养 心理调节方式 主观认知 主观评价 主观效果体验 心理素质 
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现状被引量:27
《青年探索》2003年第1期24-27,共4页李庆峰 
关注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的闲暇时间特别丰富,但是闲暇生活却并不精彩,相反,还存在着一系列令人担忧的问题:闲暇生活质量不高;闲暇活动的时间结构不合理;闲暇生活层次不高...
关键词:大学生 闲暇生活 生活质量 生活技能 
富裕地区农村青年的生活价值观——对广州地区农村的调查被引量:10
《青年探索》1999年第2期18-22,1,共6页刘钧演 涂敏霞 
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广州地区的不少农村迅速富裕起来,特别是处在城郊或自然条件好的农村率先富起来。面对社会的急剧变迁,农村青年如何适应这种变化,他们的生活价值观逞现出什么样的状态,是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青年 生活价值观 富裕地区 广州地区 生活目标 生活态度 闲暇生活 大挫折 生活价值取向 女青年 
试析青年市场的发展取向
《青年探索》1998年第1期28-31,共4页梁向阳 
在16—35岁为期二十年的青年期,人生展示最灿烂的色彩。对环境的挑战和对理想的追求,构成青年人生最动人的画面和主旋律。自由的想象、浪漫的情调、勇敢的探索、理智的思考等等,在青年期得到充分的表现。 青年市场即面向青年的市场,广...
关键词:青年市场 发展取向 闲暇活动 社会角色 青年社会化 青年教育 生存意义 经济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 闲暇生活 
大学生“双休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青年探索》1996年第4期8-9,共2页张春杨 
去年3月25日,李鹏总理签署了第174号国务院令,决定从5月1日起职工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全国高校的“双休日”是从8月份开始实施的。为了深入研究大学生闲暇问题,我们就大学生“双休日”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查方式以问卷调查为主,辅...
关键词:“双休日” 大学生 调查与思考 经济负担 问卷调查 闲暇生活 闲暇时间 五天工作制 上课时间 随机抽样调查 
澳门青少年的兴趣调查分析
《青年探索》1994年第3期48-49,27,共3页菁妍 
澳门学联最近进行了一次关于青少年兴趣的较大规模的专题调查,调查资料的分析不仅对了解青少年兴趣,为青少年活动的推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促进青年健康成长有相当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同处在向现代社会转变时期的广义青少年工作也...
关键词:青少年工作 社交活动 闲暇生活 生产劳动 转变时期 调查资料 青少年问题 专题调查 职业生活 闲暇活动 
年轻人如何打发闲暇时光——中国当代青年消闲方式的调查分析
《青年探索》1994年第2期2-5,共4页黄志坚 
人们拥有闲暇时间的多少,是衡量生活方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不再需要人们终日为温饱奔忙的时候,也就开始有了闲暇时间。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闲暇时间不断的增多,到了现代社会,闲暇时间已成为人们日常...
关键词:闲暇生活 闲暇时间 闲暇时光 社会劳动生产率 研究中心 新闻联播 戏曲节目 人类社会 电视节目 体育节目 
《中外青年比较》
《青年探索》1993年第2期23-23,共1页
《中外青年比较》一书由我国青年学界著名专家黄志坚教授主编,现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中外青年比较》一书以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的比较方法,对中外青年的发生、中外青年的素质、中外青年的价值观、中外青年的教育、中外青年的劳动...
关键词:劳动就业 消费方式 闲暇生活 中国青年出版社 银行汇款 改革开放时代 学术论著 教材编审委员会 工商银行 李树 
试论青年发展的“第三空间”
《青年探索》1992年第2期4-6,共3页叶南客 
社会学家曾将人们活动的空间分作三类:人们终身生活和长期工作的家庭、工作单位被称作第一、第二空间,而在当代闲暇生活中日渐突出的社交场合构成了现代人的第三空间。随着社会现代化的步伐,第三空间在青年中的地位越加受到重视,范围也...
关键词:第三空间 闲暇生活 社交场合 社交生活 工作单位 发展前景 单位同事 交往对象 人际交往 社会交往 
初论共青团误区
《青年探索》1989年第2期16-,15,共2页黄振平 张召芬 
共青团自建立66年以来,有高潮,也有低谷。其决定因素,有外部社会环境的优劣和共青团与周围关系的调适,也有自身作用的发挥和内部功能的强弱。但关键的还是在于社会大环境中的位置及适应程度如何,这十年来,团工作成绩总的是主流,但不可否...
关键词:适应程度 自身作用 外部社会 内部功能 思想教育 季米特洛夫 十年 新官上任 闲暇生活 现代化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