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刻

作品数:316被引量:39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李杰吴立君冉万里张工力侯洵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美术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镜像:湖南长沙“刘氏七娘”线刻铭文镜研究
《收藏家》2025年第1期38-53,共16页徐胭胭 
湖南长沙宋墓出土的“刘氏七娘”线刻铜镜,在镜面上刻“引路菩萨”图像及铭文,十分罕见。线刻铜镜是宋辽金时期吴越地区短暂流行的特殊工艺,多出自佛教相关语境。本文通过对墓葬和佛教语境下铜镜使用方式的梳理以及对十王信仰影响下吴...
关键词:线刻铜镜 引路菩萨 十王信仰 
苏孝斌墓石椁线刻山水画的绘画史意义
《文物》2025年第1期87-96,共10页贺西林 
唐代是中国山水画走向独立并逐渐成熟的一个关键时期,名家辈出,吴道子始创山水之体,自成一家;李思训、李昭道标榜青绿;王维、张璪示范水墨。20世纪90年代以前讨论唐代山水画或盛唐“山水之变”,多据画史画论、个别传世名作、石窟壁画和...
关键词:李思训 吴道子 李昭道 山水画 墓葬壁画 线刻 张璪 画史画论 
汪德海:仰饮半斤酒,俯雕万象情
《浙江工艺美术》2024年第18期19-22,共4页吴林静 
扬州玉雕历史悠久,琢玉工艺源远流长,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且已采用透雕、阴线刻和浅浮雕手法。历经各个时代的发展,扬州玉雕技艺在唐朝时达到新高峰,宋代时出现了镂雕和练条技艺。至清时,扬州玉雕达到全盛,代表作品包括盛传的《大...
关键词:扬州玉雕 大禹治水 浅浮雕 阴线刻 玉山子 镂雕 新石器时代 琢玉工艺 
唐代石椁屏风线刻仕女身份研究——以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藏椁壁线刻为中心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4年第5期14-19,I0001,共7页王雪苗 
国家社科基金宗教学一般项目《儒释道美术考古材料的分布体系与宗教关系研究》(23BZJ038)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通过梳理唐代石椁屏风线刻仕女的服装制式和风格,将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藏椁壁线刻创作年代定为开元中期。至于唐代石椁屏风线刻中仕女的身份问题,通过对初唐至盛唐时期“宫人”身份复杂性的分析可以发现,石椁屏风线刻女性形象的表现...
关键词:唐代石椁 屏风 仕女画 宫廷生活 
刻在灵壁石上的画
《红蜻蜓》2024年第9期20-25,共6页贺建军 吴迪(摄制) 
灵璧石是中国四大观赏石之一,好的灵璧石,拿硬物敲击它,会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其声如磐,用这种磐石雕刻出的作品,尤为珍贵。灵壁磐石线刻历史悠久,保留了古代皇宫的制磐技艺,承续汉代石刻线画,涉及微雕、圆雕、浮雕、镂雕等多种工艺。
关键词:线刻 观赏石 微雕 灵璧石 清脆悦耳 灵壁石 镂雕 石刻线画 
汉画像石的艺术美学分析
《中国民族博览》2024年第17期153-155,共3页宋忙忙 
汉朝代表中国历史上繁荣昌盛的时期,此时代特征为政治安定、经济兴旺、思想自由以及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诞生独具汉代风貌的画像石艺术,其艺术主要表现在墓葬中的画像石、崖墓以及与之相关的地面建筑如祠堂、阙和碑等。画...
关键词:汉画像石 艺术美学 空间建构 线刻风格 
山西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发掘简报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4年第6期42-57,147,共17页白曙璋 崔嘉宝 刘树伟 梁云晓 韦正 
考古发掘证号为考执字(2021)第86号。
霍州市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北端,从地理上看,它是晋南的最北端,与晋中灵石县接壤,是连接晋中、晋南的关键区域。霍州市境内有多处石窟寺、摩崖造像,本次清理的霍州千佛崖摩崖造像是其中一处规模最大的以唐代为主的摩崖造像,且是临汾地区乃...
关键词:霍州千佛崖 唐代 题记 线刻图案 十一面观音 
良渚线刻磨光黑陶研究
《江汉考古》2024年第3期72-82,共11页赵潇涵 
带有精细线刻纹饰的磨光黑陶在良渚文化晚期开始流行,其图像特殊、技术难度高,成为一种新型奢侈品。已有研究大多关注其中心图像的类型和意义,而技术和艺术风格方面讨论较少。这种新产品明显受到玉器的启发,此外也能找到长江下游自河姆...
关键词:良渚文化 线刻纹饰 磨光黑陶 技术交流 
空灵无际 古雅有余——唐《李景由墓志》书法艺术探赜
《书与画》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高晓琳 
引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洛阳首阳山电厂建厂,于1984年在杏园村南发掘清理出6座有纪年的唐墓。李景由墓位于厂区中偏东部,该墓保存完整,其中出土一合石墓志,呈方形,志盖、志石齐全,保存完好。志盖长、宽皆为63厘米,篆书刻...
关键词:阴线刻 字口 十二生肖 杏园村 志石 花卉图案 唐墓 有界格 
在边境线刻满“中国石”
《连环画报》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词色万象 裴发邦(绘画) 
一辈子只会写“中国”二字的护边员布茹玛汗·毛勒朵,用双脚丈量祖国边境线。50多年来,她以质朴的爱国情感,在边境线十多万块石头上刻上“中国”二字,践行了“界碑一点儿不能动,边境土地一点儿不能丢”的人生诺言。
关键词:爱国情感 二字 边境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