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过剩人口

作品数:213被引量:16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徐长玉宁光杰丛松日孙刚张立伟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经济管理—世界经济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城乡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考察--兼对刘易斯拐点研究范式的反思被引量:1
《理论月刊》2021年第11期72-80,共9页杨善奇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住房观与中国住房模式构建研究”(TJLJQN18-001)。
“刘易斯拐点”理论是考察发展中国家城乡劳动力流动的最主要范式。但该理论始终没有突破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教条束缚,机械地套用中国的数据来验证“刘易斯拐点”现象本身,在研究过程中抽象掉了具体的生产关系,以城乡之间农村剩余...
关键词:刘易斯拐点 资本积累 双重效应 相对过剩人口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稳就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基于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人口理论被引量:1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2019年第3期167-167,共1页周思斌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我国的经济结构面临着深刻而重大的变革,在变革中带来了技术进步与结构调整带就业问题的双重叠加,本文根据马克思的相对剩余人口理论,揭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稳就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最后给出稳就业的具体...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对过剩人口 稳就业 
资本积累与我国失业问题
《商情》2015年第13期206-207,共2页邢腾飞 
《资本论》在经济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资本论中通过对资本积累过程的研究论述了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等,在理论上对我国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失业现象有了较好的解释。文中将在介绍马克思的就业理论后,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的失业现...
关键词:资本积累 失业 相对过剩人口 经济改革 
结合中国实际的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实证研究
《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9期116-119,共4页衣保中 张立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东北亚地区跨境合作开发与东北边疆安全战略研究"(09JJDGJW99)
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的独有现象,在中国同样存在,且实际的过剩人口数远远大于显现出来的,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通过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计算出的1990—2009年中国的无效就业量,证明了在中国确实存在相对过剩人口Ⅱ。相对...
关键词:相对过剩人口Ⅱ DEA方法 VAR模型 脉冲响应分析 
从马克思主义角度认识中国的高经济发展和高失业被引量:2
《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19期104-105,共2页王玉 颜丙振 
从"奥肯定律"和高失业率的矛盾出发,结合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高失业率并存的社会现实,并进一步通过马克思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结合中国的特殊国情,分析这种现象存在的理论根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现实发展中具...
关键词:奥肯定律 资本有机构成 相对过剩人口 结构性失业 
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一种分析——纪念《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出版170周年
《上海经济研究》1988年第1期57-61,共5页漆光瑛 
科学地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人口的相对过剩,揭示这个社会特殊的人口规律,这是马克思的杰出贡献。但是在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以下简称《原理》)一书中,虽然未作出科学的分析,但实际上已经提出了这个问题。本文试图对此作一考...
关键词: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积累 世纪初 资本家 劳动者 上世纪末 经济学家 生活资料 流动资本 政治经济学 
七十年代以来美国就业结构的变化与结构性失业
《世界经济》1985年第10期45-53,共9页孙刚 
美国经济在七十年代是以滞胀为主要特征的。作为滞的一个主要指标是贯穿于七十年代以来的高失业,但是在高失业存在的何时,随着就业结构的变化,美国七十年代以来就业亦有很大增长,即出现了高失业与高就业并存的现象,本文拟对此现象及构...
关键词:结构性失业 就业结构 七十年代 高失业 美国经济 主要特征 主要指标 高就业 劳动力参加率 相对过剩人口 
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相对过剩人口形成关系的分析被引量:2
《世界经济》1985年第1期52-53,共2页张大简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3章第二节中,曾直接从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引出了相对人口过剩形成的必然性。这本来是马克思在《资本论》前面有关章节中一系列理论分析的结论,但人们往往把马克思在这里的分析和前面的分析割裂开来,孤立地去...
关键词:马克思 资本主义制度 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论》 相对人口过剩 失业 理论分析 简单化 资本家 形成关系 
战后西方国家的失业问题被引量:1
《世界经济》1984年第7期40-44,75,共6页瞿麟 
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失业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积累不断地产生出超过资本增殖需要的、因而是相对过剩的人口。 战后20—25年间,西方发达国家的失业现象有明显的缓和。以六十年代为例,美国和加拿大的失业率在...
关键词:相对过剩人口 资本积累 西方发达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增殖 失业现象 失业率 战后西方 马克思 失业问题 
马克思的人口理论与现代资本主义
《世界经济》1983年第3期42-47,共6页伍晓鹰 
在近代人口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两种理论,可以说是马尔萨斯的“绝对过剩人口论”和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论”。前者认为,工人的贫困与失业是由于人口增长必然永远超过生活资料增长这样一条生物学上的规律所造成的。后者认为,问题的实...
关键词:马克思 相对过剩人口 人口理论 现代资本主义 资本积累 绝对过剩 马尔萨斯 劳动力 生活资料 失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