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亡

作品数:2327被引量:3314H指数:2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作者:石晓勇宋金明王保义张弘李一平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学科=文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乡村共同体形塑与消亡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54-59,共6页陈奈儿 戴鸿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二战后英国小说的空间书写研究,项目编号:20bww041。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展现了女主人公苔丝受到其所在乡村共同体形塑的全过程,但同时也揭示了两者之间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与冲突。苔丝的悲剧命运不仅是其阶层共同命运的代表与写照,同时也是英国乡村命运共同体的表征与缩...
关键词:托马斯·哈代 《德伯家的苔丝》 共同体 
诞生与消亡
《上海文学》2024年第11期118-119,共2页甫跃辉 
情感审视下新式“家”的建立与消亡——鲁迅《伤逝》与张悦然《家》的跨时空对读
《上海鲁迅研究》2024年第3期224-235,共12页沈欣楠 
何以为“家”?社会学家孔迈隆认为“中国的家庭本质上就是一个经济合作单位,其成员之间具有血缘、婚姻或者收养的关系,并且还有共同的预算和共有财产”被认为是传统中国家庭的经典定义。①不管是“经济合作单位”还是“共同的预算和共...
关键词:《家》 张悦然 跨时空 共有财产 经典定义 首要功能 经济层面 鲁迅《伤逝》 
自我消亡的通道:海德格尔论“诗人”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24年第2期36-38,共3页王倩龄 
海德格尔关于诗人/艺术家的观点十分独特:成为作品的通道而消亡。他的诗人观与他的存在主义思想以及艺术哲学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海德格尔首先阐述了技艺是一种揭示和生产真理的形式;其次,他进一步区分了“制作的生产”和“创作的生产...
关键词:海德格尔 诗人 “通道” 
云知道,水知道
《现代青年》2024年第5期85-86,共2页吴艺 
断流之后,下坝河的水不再清澈。在空旷略显荒芜的田野上,它就像一道伤痕,久治不愈,浑浊的河水流出大地的脓血。一条断流的河,随之而来的是消亡。消亡的不仅仅是河流,还有村庄的安详,沃野田畴的丰赠,童年依稀的记忆……都会消失在时间的...
关键词:断流 荒芜 消亡 
消亡或是涅槃——娜拉在中韩两国的译介与再生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4年第4期248-250,共3页张珣婕 
黄蝴蝶与马乌里肖·巴比伦
《中学生天地(高中综合版)(B版)》2024年第1期60-61,共2页李芳  
当一个人出现的时候,一种生物也随之出现;当这个人消亡时,这种生物的最后一只也死亡了。这么神奇的事情就发生在《百年孤独》之中,让读者感受到魔幻现实主义的神奇和魅力。马乌里肖·巴比伦(以下简称“马乌里肖”)在《百年孤独》第十四...
关键词:《百年孤独》 魔幻现实主义 读者感受 机缘巧合 消亡时 奥雷里亚诺 巴比伦 
手机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中国慈善家》2023年第6期154-157,共4页张明扬 
最近看到一条新闻,说年轻僧人们因为看手机太多,影响了修行。移动互联网的杀伤力是无远弗届的。六根清净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十年前,社交媒体刚刚流行时,很多老年人优心忡忡:年轻人每天拿着手机,对着屏幕或巧笑倩兮或怒发冲冠,...
关键词:社交媒体 移动互联网 短视频 无远弗届 罗曼蒂克 手机 普通人 杀伤力 
走向消亡的警示——卡夫卡《一场斗争的描述》与夏目漱石《梦十夜》第四夜文学比较
《海外文摘》2023年第23期0004-0006,共3页董丽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是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捷克著名小说家,其作品多以荒诞的手法反映现实,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代表作为《变形记》《审判》等。卡夫卡于1903至1904年开始创作《一场斗争的描述》第一稿。该小说情节破碎不连贯...
尼采“悲剧消亡”与“悲剧重生”的现代重构——以《悲剧的诞生》与《雅典讲座:关于悲剧的未来》为中心
《剧作家》2023年第5期141-143,共3页李冉 
尼采在其《悲剧的诞生》一书中对希腊悲剧试图进行古典主义的解构与赋意。他认为希腊悲剧的本质是其内在阿波罗精神与狄奥尼索斯精神的相互依存,是对叔本华形而上哲学的承继与再阐释。由此,尼采对“悲剧消亡”与“悲剧重生”的命题展开...
关键词:尼采 加缪 “悲剧消亡” “悲剧重生” 现代悲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