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感热病

作品数:26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相关作者:孙钢高雅郑春燕田丽侯莉更多>>
相关机构:常州市中医医院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顺昌县医院更多>>
相关期刊:《中医研究》《国医论坛》《福建中医药》《重庆医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伤寒论》“津液自和”对诊治小儿外感热病的启示
《现代中医临床》2023年第4期75-79,共5页肖青 崔霞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四批全国中医优秀人才研修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函〔2017〕24)。
《伤寒论》首次提到“津液自和”,即身体自汗出、小便利,是维持身体阴阳平衡的基础,也是身体抵御和祛除邪气的重要条件。广义的津液是指一切体液及其代谢产物总称,津液在外感热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转归中有重要作用。津液失和包括津液...
关键词:津液自和 小儿外感热病 伤寒论 温病 湿热 
小柴胡汤治疗小儿外感热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重庆医学》2022年第S02期311-312,共2页沈荣妫 林燕 
目的探究小柴胡汤在小儿外感热病患儿治疗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外感热病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中西医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研究组在常规...
关键词:小儿外感热病 小柴胡汤 疗效 
浅析小儿外感热病后期汗证的特点及治疗意义
《医药前沿》2019年第14期182-183,共2页宋莹 
小儿汗证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病,临床观察尤其在小儿外感热病后期表现尤其突出,小儿本身脏腑娇嫩,藩篱疏松,易感外邪,外感热病后期正气损耗,气阴两虚,营卫失调,所致腠理不密引发汗证,不利于正复御邪;更会导致体虚复感.本文以外感热病后期...
关键词:小儿汗证 外感热病 后期治疗时机 
小儿外感高热当以温疫派攻击祛邪为治法被引量:1
《光明中医》2017年第7期944-945,共2页杜渊 王蔚 冯全生 常克 
小儿外感热病是儿科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小儿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小儿疾病的发病规律,小儿乃稚阴稚阳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所以小儿患病容易,传变迅速。临床上一旦小儿发生外感热病,就极易出现高热惊风等重症。笔者认为小儿外感高热疾病...
关键词:小儿外感热病 温疫法则 攻击驱邪 中医药疗法 
中医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6年第1期20-22,共3页刘瑾 
小儿外感发热在儿科疾病中属于常见病,尤以婴幼儿期较为多见,中医认为小儿外感发热属于"感冒"范畴,治疗方法多样,并标本兼治,可随症加减,不良反应少。诸多文献报道,临床中采用中医中药内治、外治法兼施,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取得了显...
关键词:中医药 小儿外感热病 研究进展 
热毒宁在小儿外感热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年第12期1089-1090,共2页方美兰 蒙春雪 
小儿外感热病多表现为发热、头痛、无汗、流涕,或有咽喉疼痛、口干、脉浮等。为感受六淫之邪或者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出现体温升高,并伴有一系列不同临床症状,是儿科临床常见症状,如不及时退热很容易引起高...
关键词:热毒宁注射液 外感热病 小儿 应用 治疗 临床症状 咽喉疼痛 营卫失和 
小柴胡汤治疗小儿外感热病52例被引量:5
《陕西中医》2013年第10期1349-1350,共2页侯莉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治疗小儿外感热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抗炎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人参、清半夏、生姜、炙甘草)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外感病证 中医药疗法 儿童 小柴胡汤 治疗应用 
小儿外感热病的临床辨证与治疗举要被引量:3
《江西中医药》2012年第2期23-24,共2页魏剑平 
以鉴别热型与分析伴发的症状作为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辨证要点,通过对临床资料的综合分析,以明了病因、性质、病位、传变阶段、正邪消长和转归。在小儿外感热病的治疗中强调"重在透解"的治疗原则,分析了透解法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小儿外感热病 辨证 透解法. 
小柴胡汤在小儿外感热病初期的应用被引量:1
《中医研究》2010年第12期49-50,共2页田金娜 李建保 
关键词:小柴胡汤 外感热病/中医药疗法 
小儿外感热病的分型与治疗
《江西中医药》2010年第9期44-44,共1页宋征华 
根据临床表现,将小儿外感热病分为普通型、肺炎型、肠胃型、脑型等4型并分别进行辨证论治。
关键词:小儿外感热病 辨证分型 中医药疗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