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断裂带

作品数:93被引量:500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周仕勇许力生宋方敏汪一鹏俞维贤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小江断裂带及邻区岩石圈磁场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6
《地震研究》2017年第3期372-376,共5页张忠龙 赵育飞 顾健 
2015年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综合地球物理场观测-大华北地区(201508009)中协作任务<大华北地区西南缘地磁观测研究>;李建成院士站(2015IC015)
利用小江断裂及其邻区2015年和2016年共4期地磁总强度观测资料,获得了相邻期岩石圈磁场的深部、浅表和居里面变化,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15年8月—2016年3月该区域岩石圈磁场总体表现为磁场能量从南段、中段到北段逐渐增强;(2...
关键词:小江断裂 岩石圈磁场 地磁总强度 磁场变化 
小江断裂带南段全新世活动的地质地貌证据与滑动速率被引量:28
《地震地质》2017年第1期1-19,共19页韩竹军 董绍鹏 毛泽斌 呼楠 谭锡斌 袁仁茂 郭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72219);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108001)共同资助
小江断裂带南段位于近SN向的鲜水河-小江断裂系与NW向的红河-哀牢山断裂系的交会地带。在遥感影像上,小江断裂带南段线状特征清楚,且连续分布,表现为1条贯通的、单一的断裂构造,全长约70km,总体走向N20°E左右,中间呈略向E凸出的弧形。...
关键词:小江断裂带南段 全新世活动 滑动速率 古地震事件 
不同一维速度模型的地震定位效果比较——以小江断裂带为例被引量:6
《华南地震》2016年第3期43-50,共8页吕作勇 叶春明 房立华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全国统一编目系统及其相关体系研制"(201308008)资助
利用小江断裂带流动地震台阵的观测数据,使用三维速度模型对59个地震参考事件进行绝对定位。使用Hyposat和Hypoinverse两种地震定位方法以及三种一维速度模型进行了地震定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对于速度结构横向变化较小的区域,当一维...
关键词:地震参考事件 地震精定位 一维速度模型 小江断裂带 
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应力状态分段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1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年第12期1839-1852,共14页祝爱玉 张东宁 蒋长胜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12BAK15B01);地震行业专项项目(编号:201008001;20130801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编号:DQJB12C08)资助
以川滇地区地壳运动GPS观测、地壳上地幔结构模型、地震精确定位、构造应力场、断层滑动速率和岩石圈流变特性等观测和研究结果为约束,采用多组不同尺寸的摩擦接触单元表示断裂带,建立包含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
关键词: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 应力状态 重力位能 B值 数值模拟 
利用主动震源直达波互相关时延检测技术监测小江断裂带浅层地震波波速变化被引量:6
《地震研究》2015年第1期7-15,181,共9页徐荟 刘学军 王彬 王宝善 
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22029);地震行业专项(201208004);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DQJB10A01)联合资助
为了监测云南小江断裂带附近地震波波速的连续变化,2006年4月在小江断裂带以西10 km布置了一条长235 m的主动震源浅勘测线,进行为期1个月的连续观测实验。采用前后互相关技术对直达波进行了高精度波速变化测量,分析得到以下结果和结论:...
关键词:小江断裂带 主动震源 直达波互相关时延检测 相对波速变化 大气压敏感系数 
基于重复微震的小江断裂带深部滑动速率研究被引量:26
《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第10期3373-3384,共12页李乐 陈棋福 钮凤林 何家斌 付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0403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费专项(02122423);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008001)资助
利用云南数字地震台网1999~2011年的波形资料,通过辨识源于同一位置破裂的重复微震来估算小江断裂带不同段落、不同深度的断层滑动速率.针对研究区台站分布稀疏的客观情况,应用了在子采样条件下基于孓P相对到时差来约束地震相对位置...
关键词:小江断裂带 重复微震 深部滑动速率 
小江断裂带周边地区三维P波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69
《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第7期2257-2267,共11页吴建平 杨婷 王未来 明跃红 张天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4068);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DQJB11B12);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708035)资助
作为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界,小江断裂带在高原物质的侧向逃逸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流动地震台阵及固定台站的走时观测资料,对小江断裂带及周边区域的壳幔三维P波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上地壳,小江断裂带内部主要为低速异...
关键词:地震层析成像 P波速度结构 小江断裂带 青藏高原东南缘 
小江断裂带及其周边地区构造应力场特征被引量:10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第3期308-314,319,共8页沈娅宏 张建国 毛燕 郑定昌 庞卫东 刘文旭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基金资助(200808061)
应用Snoke方法计算了2000—2009年发生在小江断裂带及其周边地区的55个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根据震源机制解分析,该区震源错动类型主要为走滑型,其次是逆断型,与小江断裂左旋走滑运动相符.整个区域主要受到近水平的北北西—南南东向挤压...
关键词:震源机制 构造应力场 小江断裂带 云南地区 
小江断裂带P波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第6期60-60,共1页吴建平 明跃红 房立华 王未来 杨婷 张天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4068);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708035)资助
小江断裂带(系)是青藏高原重要的东南部边界,是我国著名的强震活动带。小江断裂带位于云南东部,由南北向的绿汁江、易门、普渡河、西小江和东小江断裂数条分支断裂构成,东西展布宽约200km,作为川滇块体的东南边界,该断裂带在青...
关键词:小江断裂带 三维速度结构 地震活动性 P波 青藏高原 南北地震带 川滇块体 边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