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块体

作品数:32被引量:30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魏文薪赵翠萍张铁宝路茜罗钧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四川省地震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球学报》《地震工程学报》《地学前缘》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川滇块体东边界断裂带应力演化特征及地震危险性数值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4年第4期341-349,共9页李彦欣 董培育 赵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4113);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21020)。
建立川滇块体东边界及龙门山断裂带区域三维粘弹性有限元模型,以GNSS速度场为约束,计算区域内主要断裂带长期平均构造应力积累速率;并根据历史地震破裂滑动模型,计算其对鲜水河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等造成的同震和震后库仑应力变化,从...
关键词:川滇块体东边界断裂带 数值模拟 构造应力加载 库仑应力变化 
川滇块体东边界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的三维构造模型:基于多元数据与隐式建模技术被引量:1
《地震地质》2024年第1期19-34,共16页王毛毛 胡顺阳 马皓然 梁铂雨 张金玉 鲁人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000600,2018YFC1504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2232)共同资助。
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与扬子地块相互拼接的交会部位,代表了川滇菱形块体的东部边界,地震活动频繁。其总体表现为左旋走滑的运动学特征,沿走向断裂结构复杂,为精细表征深部断裂的三维结构特征带来了很大挑战。目前存在...
关键词:活动断裂 隐式建模方法 三维构造建模 安宁河-则木河-小江断裂带 川滇块体 
晚第四纪以来巴塘断裂的活动特征及滑动速率
《地震地质》2023年第6期1265-1285,共21页黄伟亮 张家乐 项闻 杨虔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41006,4227715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300102262910)共同资助。
青藏高原东南缘是现今陆内地壳形变最为强烈的地区之一,一系列长度和力学性质不同的活动断裂将岩石圈分割为多个活动块体。川滇块体是其中构造活动最为显著的区域之一,其西边界由多条互相平行的断裂组成,巴塘断裂是其中的一条主干断裂...
关键词:川滇块体 走滑断裂 活动速率 晚更新世 河流阶地 
川滇块体东边界活动断裂的大地震活动特征分析
《四川地震》2023年第3期1-8,共8页廖程 梁明剑 左洪 赵柯 
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2NSFSC0211);四川省地震局地震科技专项(LY2314)资助.
活动断裂的活动习性是认识活动断裂应变加载及释放随时间、空间变化的关键所在,也是研究区域运动学、动力学和科学评价地震危险性的重要基础。安宁河断裂、大凉山断裂与鲜水河断裂呈倒“Y”字形交于石棉一带,共同协调了鲜水河断裂向SE...
关键词:川滇块体 古地震 活动特征 鲜水河断裂 安宁河断裂 大凉山断裂 四川泸定M_(S)6.8地震 
泸定M_(S)6.8地震卫星红外辐射异常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3年第S01期266-267,共2页张铁宝 路茜 杨星 王玮铭 管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2074082)。
1研究背景将卫星遥感红外资料应用于地震监测,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后续国内外学者陆续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涡度、RST、ZS、距平和功率谱等异常提取方法,取得了大量震例和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张元生等,2002;Tramutoli...
关键词:卫星红外辐射 泸定M_(S)6.8地震 异常 川滇块体 
2021年漾濞M_(S) 6.4地震前MODIS红外辐射异常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22年第S01期406-408,共3页路茜 张铁宝 杨星 张致伟 杨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人工智能地震综合预测和应用示范(项目编号:2021YFC3000705-07)。
1研究背景地震孕育与板块应力积累有关,应力积累的加载作用在活动断裂上产生的释放是导致地震发生的原因(张培震等,2008)。马瑾等(2007)、刘培洵等(2007)、陈顺云(2009)通过岩石实验与热场理论研究证明:热场异常可能是应力的能量累积造...
关键词:MODIS 漾濞M_(S)6.4地震 亮温 辐射增强 川滇块体 
利用加密GNSS数据和震源机制解分析川滇块体南部现今地壳活动特性被引量:4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21年第7期732-738,746,共8页庄文泉 李君 郝明 崔笃信 
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202001020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503403);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XH20082Y)。
利用多源项目获得的补充加密GNSS观测资料计算研究区高空间分辨率的GNSS水平运动速度场和应变率场,采用地震波形资料,通过CAP方法求解震源机制解,在此基础上使用阻尼区域应力反演方法分析川滇地块区域构造应力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主...
关键词:GNSS速度场 应变率场 震源机制解 构造应力场 
中、强震前川滇块体遥感红外辐射异常分析——以宁蒗M5.7地震和鲁甸M6.5地震为例被引量:2
《地震工程学报》2021年第3期565-574,582,共11页路茜 张铁宝 崔静 杨星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助项目(ZDJ2018-18);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2020年震情跟踪定向工作任务(青年)(2020010310)共同资助。
许多研究表明中强地震前出现了红外辐射异常。近年来,川滇块体中、强地震频发,利用遥感数据对其红外辐射异常变化开展深入分析十分必要。结合13年MODIS/Terra遥感红外数据,采用空间距平分析法、辐射增强阈值面积指数法及辐射亮温均值低...
关键词:川滇块体 中强震 红外辐射 宁蒗M5.7地震 鲁甸M6.5地震 
川滇块体机械能与其边界带地震释放能量关系研究
《高原地震》2020年第2期19-30,共12页周艺颖 王云 李其林 
采用前人的资料,利用理论力学原理分析计算川滇块体的机械能,依据震级和能量关系式,计算块体边界带地震释放的能量,然后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块体整体的机械能要远大于边界带地震释放的能量,达到2~3个数量级。探讨了块...
关键词:机械能 应变能 地震能 川滇块体 
由km尺度的跨断层基线测量断层近场运动与变形——川滇块体东边界2个场地的初步实验被引量:2
《地震地质》2020年第3期612-627,共16页曹建玲 张晶 闻学泽 冯蔚 石耀霖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0502-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974111,4177411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14IES010201)共同资助。
现行的基于数十至百m长的跨断层短基线的测量方法精度较高,但往往不能有效跨越大型活动断裂带进行观测;而GNSS目前受站点密度及观测精度所限,对断层近场尤其是运动速率偏低的断层开展形变观测的分辨率较差。基于上述现状,在川滇块体东...
关键词:km跨距基线测量 跨断层测量 实验观测 断层近场位移 断层近场应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