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花后

作品数:91被引量:934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位东斌石岩于振文余松烈林琪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华北农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追肥深度对旱地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华北农学报》2015年第S1期420-424,共5页孙晓然 孙绿 赵长星 林琪 刘义国 孟祥霞 王月福 王维华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1BAD09B01-2);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681401);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项目
为给华北旱作区小麦确定合理的追肥深度提供科学依据,以冬小麦济麦22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春季拔节期开沟施肥(0,5,10,15 cm)对旱地小麦花后旗叶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各处理的小麦旗叶中POD活性、SOD活性...
关键词:追肥深度 旱地小麦 旗叶 衰老特性 产量 
旱地秸秆还田对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4
《华北农学报》2013年第4期110-114,共5页刘义国 林琪 房清龙 
作物栽培学与育种学泰山学者岗位经费项目;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2011BAD16B09-03)
在旱地设置旋耕(CK)、旋耕还田(RS)、免耕还田(NS)、深松还田(SS)和深耕还田(DS)5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小麦花后旗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等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秸秆还田对土壤及水分环境的改变,小麦旗...
关键词:秸秆还田 小麦 光合 产量 
氮密互作对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1
《华北农学报》2012年第4期206-212,共7页曹倩 贺明荣 代兴龙 贾殿勇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11BAD16B09)
以大穗型品种泰农18(T18)和中穗型品种山农15(S15)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个播种密度(60,75,90,105 kg/hm2)和3个施氮水平(0,180,240 kg/hm2),研究了氮密互作对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和籽粒产量的影响,旨在寻求通过改善光合特性,获得...
关键词:群体光合 氮密互作 冬小麦 产量 
氮磷配施对超高产小麦花后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8
《华北农学报》2009年第4期158-162,共5页赵海波 林琪 刘义国 姜雯 刘建军 翟延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484);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D21B04-13);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2006BAD02A09-Js03)
为给小麦高产高效提供依据,在大田超高产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配施对超高产小麦济麦22花后衰老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配施对超高产小麦花后的衰老特性及产量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花后各处理小麦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S...
关键词:超高产小麦 氮磷配施 衰老 互作效应 产量 
硒肥对小麦花后旗叶生理特性和子粒含硒量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3
《华北农学报》2006年第6期68-71,共4页宋家永 
国家粮食丰产工程项目河南课题(2004BA520A);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052409007)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叶面喷施硒肥对小麦花后旗叶中SOD活性、MDA含量、子粒含硒量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灌浆初期或中期喷施硒肥,均明显提高了小麦旗叶中SOD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同时提高了小麦子粒中的硒含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关键词:硒肥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子粒含硒量 产量 
深耘断根对旱地高产小麦花后根系干重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5
《华北农学报》1999年第3期91-95,共5页石岩 位东斌 于振文 余松烈 
在旱地 大田条件 下研究 了深 耘 断根 对 旱地 高产 小 麦花 后根 系 干重 及产 量 的影 响。 结果表明,4 个处 理中以 冬前深耘 断根最好 ,起身期 深耘 断根 与对 照( 不断 根) 次之 ,冬 前和 起身 期 都深耘断根 效果最差 。...
关键词:小麦 旱地 深耘断根 根系干重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