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花后

作品数:91被引量:934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位东斌石岩于振文余松烈林琪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莱阳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施氮量对旱地小麦花后糖代谢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山东农业科学》2024年第4期81-86,共6页韩柏岳 任爱霞 Hafeez Noor 古丽刚 孙敏 
山西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210302123410);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YDZJSX2021C016);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01-24);山西农业大学省部共建有机旱作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项目(202003-2)。
施用氮肥为当前农业增产措施之一,适量施用对小麦产量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于2020—2021年在位于黄土高原东南部的山西农业大学小麦试验站开展,设置施氮(N)0 kg/hm^(2)(N0)、90 kg/hm^(2)(N90)、150 kg/hm^(2)(N150)、210 kg/hm^(2)...
关键词:旱地小麦 氮肥 糖代谢 产量 淀粉 
不同播幅对小麦花后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作物学报》2024年第4期981-990,共10页张振 赵俊晔 石玉 张永丽 于振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2114,31601243);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为了明确不同播幅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及其形成的生理原因,本研究于2019—2020年和2020—2021年冬小麦生长季,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史家王子村小麦试验站大田试验条件下设置2种播幅处理:处理1是播幅为8 cm(B1);处理2是播幅为3 cm...
关键词:小麦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籽粒产量 
孕穗期渍水对小麦花后根系形态、抗氧化酶活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江苏农业学报》2024年第3期385-393,共9页侯君佑 单雅敬 孙彩勇 王孟昌 耿兵婕 盖盼盼 马尚宇 黄正来 张文静 樊永惠 
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2022AH050906);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11036404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01287)。
为明确孕穗期土壤渍水对花后不同土层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扬麦18和烟农19为供试品种,采用管栽方式,在小麦孕穗期进行渍水5 d、10 d和15 d处理,以无渍水处理为对照(CK),分析孕穗期不同渍水持续时间对花后不同土层小麦根系...
关键词:冬小麦 渍水 根系形态 抗氧化酶活性 产量 
强筋小麦花后氮素积累和转运对氮肥追施时期和比例的响应被引量:1
《作物杂志》2023年第6期114-120,共7页刘哲文 郭丹丹 常旭虹 王德梅 王艳杰 杨玉双 刘希伟 王玉娇 石书兵 赵广才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407);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3-16)
为探究氮肥追施时期和比例对强筋小麦花后氮素积累和转运的调控作用,以强筋小麦品种泰山27和中麦578为材料,分析拔节期和孕穗期5种氮肥追施比例[100%:0%(N1)、75%:25%(N2)、50%:50%(N3)、25%:75%(N4)、0%:100%(N5)]下花后小麦对氮素吸...
关键词:强筋小麦 追氮比例 氮素积累与转运 产量 
秸秆还田和不同耕作方式对旱地小麦花后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3期159-165,共7页车林 林之栋 赵乐 周煜博 万雪洁 师长海 刘义国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2MC148);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子课题(2021LZGC013-6);山东省重点研发项目(2022LZGC005);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22QC081);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2019KJF013);黄三角国家农高区科技专项(2022SZX20)。
秸秆还田搭配土壤耕作对作物生长特性及产量有实质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设置旋耕+秸秆还田(RS)、免耕+秸秆还田(NS)、深松+秸秆还田(SS)、深耕+秸秆还田(DS)以及旋耕+秸秆不还田(CK)5个处理来探究秸秆还田搭配土壤耕作方式对小麦旗叶衰...
关键词:秸秆还田 耕作方式 小麦 旗叶衰老 产量 
覆盖方式对旱地小麦花后旗叶抗氧化生理及粒重形成的影响被引量:5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3年第4期141-150,共10页张姚 程宏波 杨佳佳 马建涛 柴守玺 纪文宁 张仕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362);国家小麦产业体系专项(CARS-3-2-49)。
于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在西北中部旱作雨养农业区以冬小麦‘康庄974’为试验材料,设秸秆带状覆盖(SM)、地膜覆盖(PM)和无覆盖对照(CK)共3个栽培处理,分析不同覆盖方式对小麦灌浆期土壤水分和温度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探讨花后干...
关键词:旱地小麦 覆盖方式 相对含水量 抗氧化 籽粒形成 
秸秆覆盖与施磷显著提高丘陵旱地小麦花后根尖质子动力势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3年第7期1237-1249,共13页贺鹏 谢炜 马宏亮 陈昊岚 邹乔生 艾代龙 雷芳 樊高琼 杨洪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201904);四川作物育种项目(22ZDZX0018);四川省重点研发计划(2021 YFYZ0002)。
【目的】西南丘陵旱地气候冬干春旱,土壤速效磷缺乏,施磷可有效提高小麦的抗旱能力和产量。我们研究了秸秆覆盖与施磷量对旱地小麦花后根尖质子吸收能力(PMF)的影响,为小麦高产稳产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试验于2020—2022年在四...
关键词:冬小麦 秸秆覆盖 施磷量 根尖质子动力势 产量 养分效率 
小麦花后干旱胁迫下不同磷素运筹对胚乳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调控被引量:1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3年第7期1250-1264,共15页王银花 付凯勇 张祥池 李超 李春艳 李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337,31860335);石河子大学新品种培育专项(YZZX201902,YZZX202103);石河子大学成果转化项目(CGZH202101)。
【目的】探明花后干旱胁迫下不同磷素运筹对小麦胚乳细胞程序性死亡(PCD)的影响,验证不同磷素运筹延缓胚乳PCD进程,减轻花后干旱胁迫危害的效果。【方法】选用冬小麦‘新冬20号’为材料进行裂区试验,主因素为水分,副因素为磷肥施用方法...
关键词:小麦 磷素运筹 干旱胁迫 细胞程序性死亡 基因表达 
盐逆境对不同耐盐性小麦花后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0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3年第3期428-437,共10页陶荣荣 陆钰 于琪 马泉 丁永刚 钱进 丁锦峰 李春燕 朱新开 郭文善 朱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901433);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KYCX21-3241)资助。
为筛选耐盐高产小麦品种,确定较为快捷有效的小麦耐盐鉴定指标,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以前期筛选出的5个耐盐差异性显著的春性小麦品种(较耐盐品种:‘宁麦21’‘扬麦20’‘扬辐麦4’;盐敏感品种:‘扬麦23’‘安农1124’)为材料,在江苏大...
关键词:小麦 盐胁迫 花后 旗叶 产量 
不同耕作方式对旱作小麦花后土壤养分演变与籽粒养分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江苏农业科学》2022年第24期73-78,共6页张冬霞 马嵩科 张静 沈思涵 王贺正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6YFD0300400);河南省科技攻关项目(编号:212102110309)。
为了明确不同耕作方式对旱作小麦花后土壤养分演变与籽粒养分和产量的影响,以洛旱6号为材料,通过设置无秸秆还田翻耕(T1)、秸秆还田翻耕(T2)、无秸秆还田旋耕(T3)、秸秆还田旋耕(T4)4种耕作方式,分别在小麦开花后的0、7、14、21、28 d...
关键词:小麦 耕作方式 养分 土壤肥力 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