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玉

作品数:99被引量:1272H指数:2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籽粒产量耗水特性施氮量水分利用效率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作物学报》《应用生态学报》《农家顾问》《中国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氮运筹对土壤氮代谢酶活性和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2025年第1期160-169,共10页崔振坤 于振文 石玉 张永丽 张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2114);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18);泰山学者工程专项(202211094)。
[目的]为探究在测墒补灌条件下,水氮运筹对土壤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和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方法]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在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0~40 cm土层土壤相对水分体积分数分别补灌至65%(W1)、75%(W2)、85%(W3);副区分别设置施纯氮0...
关键词:小麦 水氮运筹 测墒补灌 土壤酶活性 氮素利用 
种植密度对宽幅播种小麦开花后旗叶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2024年第12期1573-1579,共7页孔令英 张振 赵俊晔 石玉 于振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2114,3160124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3);泰山学者工程专项(202211094)。
为明确种植密度对宽幅播种小麦开花后旗叶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以济麦22为材料,设置4种种植密度,分别为9.0×10^(5)株·hm^(-2)(M1)、1.8×10^(6)株·hm^(-2)(M2)、2.7×10^(6)株·hm^(-2)(M3)、3.6×10^(6)株·hm^(-2)(M...
关键词:冬小麦 宽幅播种 种植密度 光合特性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不同施氮量下黑土地春玉米籽粒淀粉积累动态及产量形成差异
《中国农业科学》2024年第22期4431-4443,共13页曹文茁 于振文 张永丽 张振 石玉 王永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3YFD1501105)。
【目的】明确适宜施氮量条件下黑土地春玉米籽粒淀粉积累动态和产量形成的生理机制,以期为春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试验于2022和2023年2个春玉米生长季,在吉林省公主岭市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田开展,设置5个...
关键词:春玉米 施氮量 籽粒淀粉积累 产量 蔗糖合成酶 籽粒淀粉合成酶 
行距和种植方式对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作物学报》2024年第9期2396-2407,共12页张振 何建宁 石玉 于振文 张永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2114);财政部与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18);泰山学者专项经费资助。
为研究不同行距对宽幅精播小麦产量和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的影响,阐明其高产高效的生理机制,给宽幅精播技术在黄淮海平原的进一步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于2017-2019小麦生长季,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20 cm (R1)、25 cm (R2)和30 ...
关键词:宽幅精播 光合特性 干物质 ^(13)C同化物积累与分配 籽粒产量 
宽幅精播下施氮量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作物学报》2024年第8期2014-2024,共11页延飞龙 张振 赵俊晔 石玉 于振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2114);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为明确宽幅精播条件下冬小麦高产高效的适宜施氮量,于2020—2022年在山东省兖州小麦试验站进行田间试验,供试品种为济麦22。在宽幅精播条件下,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不施氮(N0)、施氮150 kg hm^(-2)(N1)、180 kg hm^(-2)(N2)、210 kg hm^(-...
关键词:宽幅精播 施氮量 耗水特性 水氮利用效率 
宽幅精播与行距对小麦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7期1833-1842,共10页何建宁 张振 石玉 于振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2114);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18);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宽幅精播技术节水高产理论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于2017—2019年小麦生长季,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测墒补灌节水栽培条件下,设置宽幅精播、常规条播两种种植方式和20、25、30 cm 3种行距,研究了种植方式对小麦根系生物量、衰老特性...
关键词:冬小麦 宽幅播种 根系生理特性 耗水特性 籽粒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不同产量水平麦田植株氮素转运和籽粒氮素积累的差异
《中国农业科学》2024年第13期2539-2548,共10页张振 石玉 于振文 张永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17211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3-18);泰山学者工程专项(202211094)。
【目的】提高开花后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和开花后氮素积累量,改善籽粒氮素积累特性,有利于提高小麦氮素积累量和产量。为明确不同产量水平麦田植株氮素利用效率差异形成的生理机制,缩小产量差和提高氮素利用率,实现小麦高产高效生产提供...
关键词:氮素积累 氮素利用 氮素转运 籽粒氮素积累特征 不同产量水平麦田 籽粒产量 小麦 
水氮运筹对小麦光合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6期1564-1572,共9页崔振坤 于振文 石玉 张永丽 张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2114);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03-18);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紧缺以及氮肥不合理施用制约着小麦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协同提高。本研究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3个灌溉水平:在小麦拔节期和开花期0~40 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均分别补灌至65%(W_(1))、75%(W_(2))和85%(W_(3));副区...
关键词:冬小麦 光合物质生产 干物质转运 产量 高产高效 
隔两年深松配合条旋耕显著提升冬小麦的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和产量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4年第5期863-872,共10页王庆源 于振文 石玉 张永丽 张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211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3-18);泰山学者工程专项。
【目的】探究耕作方式对小麦氮代谢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小麦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长期定位试验位于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小孟镇,始于2007年,供试冬小麦品种为‘济麦22’。设置常年翻耕(PT)、常年旋耕(RT)、常年条旋耕(...
关键词:耕作方式 小麦 氮代谢 氮素利用效率 产量 
长期定位耕作模式对小麦^(13)C同化物分配和籽粒产量形成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2024年第4期926-932,共7页王庆源 陈甜 于振文 张振 张永丽 石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72114);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3-18);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明确长期定位耕作模式对小麦籽粒产量的影响及其生理原因,可为小麦的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连续14年旋耕(R)、少免耕(S)和隔两年深松+少免耕(SS)3种耕作模式对小麦植株冠层光截获、同化物转运...
关键词:耕作模式 光截获 ^(13)C同化物 籽粒灌浆 籽粒产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