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有孔虫动物群

作品数:14被引量:3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洪祖寅张祖辉张锡麒王明镇何卫红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泉州师范学院山东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地层学杂志》《古生物学报》《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泉州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相关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川西北二叠系栖霞组小有孔虫动物群被引量:4
《现代地质》2011年第5期987-994,共8页张舟 张廷山 蓝光志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所属子课题(2008ZX05007-004-03)
川西北广元旺苍王家沟剖面二叠系栖霞组小有孔虫动物群由14属27种组成(含比较种、亚种而不含未定种),其中Globivalvulina属及Palaeotextularidae科的物种分异度最高,合计约占总种数的50%。在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建立了Globivalvulina组合...
关键词:小有孔虫动物群 栖霞组 二叠系 王家沟剖面 川西北地区 
古生物学
《中国生物学文摘》2006年第11期85-86,共2页
山东济阳坳陷二叠纪孢粉组合;上海松江广富林遗址的孢粉记录;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沈249井早白垩世九佛堂组孢粉组合;黔东北新元古代陡山沱期宏体藻类的固着器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浙江煤山剖面二叠纪末的小有孔虫动物群;福建宁化上石炭...
关键词:古生物学 小有孔虫动物群 孢粉组合 二叠纪末 大民屯凹陷 济阳坳陷 孢粉记录 九佛堂组 
浙江煤山剖面二叠纪末的小有孔虫动物群被引量:10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6年第2期87-104,共18页宋海军 童金南 何卫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25004;40232025)研究成果之一。
通过对浙江长兴煤山剖面长兴阶上部和二叠系三叠系界线地层进行系统切片和研究,共鉴别出小有孔虫化石18属50种。这一丰富的有孔虫动物群,不仅进一步完善了长兴阶标准剖面的化石资料,而且也为研究二叠纪末的生物灭绝形式提供了新的依据。
关键词:有孔虫 长兴阶 二叠系-三叠系界线 浙江煤山剖面 
微体古生物学报第22卷2005年总目次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5年第4期425-429,共5页
关键词:张宝民 微体古生物学 小有孔虫动物群 古新世 第三纪 晚白垩世 白垩纪 孢粉组合 水昌 早寒武世 下寒武世 寒武纪 塔里木盆地 塔里木河盆地 石炭-二叠系 牙形石 目次 
古生物学
《中国生物学文摘》2005年第9期133-134,共2页
安徽宣州晚白垩世和古近纪孢粉组合;内蒙古开鲁盆地早白垩世阜新组孢粉组合;松辽盆地西南部下三叠统及其孢粉组合;南海某些表层沉积硅藻的分布及其古环境意义;青海可可西里地区中三叠世晚期放射虫Spongoserrula rarauana动物群;西藏札...
关键词:古生物学 小有孔虫动物群 石炭-二叠系界线 新疆塔里木盆地 孢粉组合 可可西里地区 快速气候变化 晚白垩世 古环境意义 
桂西南柳桥地区二叠纪末期浅水相小有孔虫动物群被引量:6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5年第2期163-172,共10页顾松竹 彭凡 何卫红 冯庆来 金雨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0232025);杰出青年基金项目(40325004)资助。
本文研究了广西扶绥县柳桥地区二叠纪末期的浅水相小有孔虫动物群。该动物群赋存于硅质岩相地层中的灰岩夹层里。动物群丰度和分异度均较高,共发现12属25种。其中包括长兴期的常见分子如Glomospira,No-dosaria,Colaniella等。此有孔虫...
关键词:柳桥地区 二叠纪末期 浅水相 小有孔虫 动物群 地层学意义 
山东新汶煤田太原组小有孔虫动物群及石炭 二叠系界线的探讨被引量:6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5年第1期47-58,共12页宋香锁 张锡麒 王明镇 
通过对山东新汶煤田太原组小有孔虫动物群的系统研究,共鉴定出小有孔虫化石 24 属 66 种,根据小有孔虫在太原组中的垂向分布和含量的变化,自下而上分为 3 个小有孔虫组合:1. Bradyina samarica Palaeotextu laria angusta elongata 组合...
关键词:小有孔虫动物群 太原组 早二叠世 化石 地质时代 界线 石炭-二叠系 煤田 华北 层位 
福建大田长兴组的小有孔虫动物群被引量:5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4年第1期64-84,共21页张祖辉 洪祖寅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 D940 0 9) ;泉州师范学院专款资助科研课题 ( 2 0 0 0 -2 6)
首次报道福建省大田崆峒山晚二叠世晚期长兴组中 ,与 Palaeofusulina类群共生的小有孔虫动物群 ,计有2 2属 6 4种 (包含 1个新种 ,2个未定种 ) ,称 Colaniella- Pachyphloia ovata组合。通过这一动物群的研究 ,不但为福建地区长兴组...
关键词:福建 大田崆峒山 晚二叠世晚期 长兴组 小有孔虫动物群 化石 
湘东南栖霞组底部石炭—二叠纪有孔虫混生动物群的发现被引量:3
《古生物学报》2002年第3期372-375,共4页张祖辉 洪祖寅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D940 0 9)资助课题
首次报道湖南省邵东保和堂柳东地区栖霞组底部与史塔夫 (Staffella)类群共生的丰富的小有孔虫动物群 ,包括 19属、6 2种 ,其中新种 2个。该动物群具有非常典型的石炭—二叠纪有孔虫群的混生特点 ,称Bradyi na Geinitzina组合。它标志...
关键词:湘东南栖霞组底部 石炭-二叠纪 有孔虫 混生动物群 小有孔虫动物群 早二叠世早期栖霞组底部 
福建下一中二叠统及其小有孔虫化石带被引量:1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41-49,共9页张祖辉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D94 0 0 9)
福建下一中二叠统地层发育良好、序列清楚 ,与类共生的小有孔虫动物群计有 2 4属 94种 ,其中新种 3个 .根据小有孔虫化石群垂直分布特点 ,可分为五个小有孔虫组合带 ,自下而上为 :Globivalvulina Nodosaria组合带 ,Geinitzina Pachyph...
关键词:小有孔虫化石带 小有孔虫动物群 下一中二叠统 高地组 栖霞组 童子岩组 福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