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歌

作品数:901被引量:16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侯敏詹皖黎新军张浩贺秀兰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大学浙江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浙江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惟学无际——高校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历史担当和社会价值被引量:1
《世界建筑》2023年第8期6-8,共3页王健 
“惟学无际”一词来自于马一浮先生作词的浙江大学校歌。校歌是每一个浙大人心中浙大精神的启蒙,更是浙大精神不断传续的载体。2023年是浙江大学建校126周年,也是浙大建筑设计研究院(UAD)建院70周年。在悠扬的校歌余韵中,我们充分感受...
关键词:校歌 马一浮 历史担当 学无止境 兼济天下 浙江大学 
从浙大校歌解析马一浮的抗战观
《艺术科技》2014年第6期109-109,共1页范华艳 
浙大校歌通篇不曾提及抗战背景,与产生于该时期的其他高校校歌大相径庭,似乎有悖于事物产生的客观规律。文章借由对歌词作者马一浮先生创作思想的分析,还原词作者真实的抗战观念,重现先生对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坚守,以及希望提高人...
关键词:校歌 抗战 观念 
崇信义塾:浙江大学的间接源头被引量:1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139-139,共1页龚缨晏 田力 
浙江大学校歌中有“海纳百川”一词,实际上,浙江大学本身也如大海一般是由众多源流汇聚而成的。宁波崇信义塾就是浙江大学的一个间接源头。本文依据美国长老会的档案文献对崇信义塾作一探讨,以更深入地认识浙江大学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关键词:浙江大学 信义 源头 间接 历史文化底蕴 美国长老会 大学校歌 档案文献 
浙江大学的校训、校歌之由来
《浙江档案》2008年第12期29-29,共1页吕丰 
抗战爆发后,浙江大学一路西迁至广西宜山,1938年11月1日竺可桢校长在开学典礼七,作了《王阳明和大学生的典范》的演讲,首先提出要以“求是”两字,作为浙江大学的校训。“求是”出自《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
关键词:浙江大学 校训 校歌 实事求是 开学典礼 颜师古注 会议讨论 竺可桢 
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的音乐活动被引量:2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1-9,共9页雷道炎 
本文记述了抗战时期浙江大学的音乐活动,内容包含音乐教学活动、校歌的产生与普及、蓬勃兴起的学生歌咏活动、两次劳军演出、其他音乐活动等几部分。着重叙述了当时在贵州遵义、湄潭,浙江龙泉等地蓬勃兴起的群众性抗日救亡歌咏活动。此...
关键词:抗战时期 浙江大学 音乐活动 歌咏活动 校歌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校歌校徽寓意中的新浙大
《湖北招生考试》2005年第17期15-16,共2页丁志远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惟学无际,际于天地。形上谓道兮,形下谓 器。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知其不二兮,尔听斯聪。国有成均,在浙 之滨。昔言求是,实启尔求真。习坎示教,始见经纶。无曰已是,无曰 遂真。靡革匪因,靡故匪新。何以新之,开物...
关键词:纳江 应尚能 尔求 马一浮 若金 髦士 至知 典学 罗宗洛 惟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