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科

作品数:4413被引量:14283H指数:4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李培武张奇刘国道黄毅斌曹卫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草地学报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川西北高原全株玉米与不同豆科牧草混贮品质研究
《草地学报》2024年第9期2999-3005,共7页麻天丽 李小梅 钟怡豪 罗宏杰 杜昭昌 肖启银 刘卫国 闫艳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2271766)资助。
为发挥全株玉米与豆科牧草在家畜生产中的互补效应,提高川西北高原饲草利用率。本研究以全株玉米、全株大豆和全株箭筈豌豆为试验材料,设置三种饲草单独青贮及70%全株玉米和30%全株大豆混贮、70%全株玉米和30%全株箭筈豌豆混贮5个处理,...
关键词:川西北高原 混合青贮 发酵时间 发酵品质 
果园红壤供氮水平季节性变化及对长期套种绿肥的响应研究被引量:2
《草地学报》2024年第8期2514-2522,共9页钟珍梅 李春燕 邢世和 翁伯琦 
福建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5511”协同创新工程项目(XTCXGC2021019)资助。
本研究以柿子(Diospyros kaki)园为对象,研究了长期(近20年)套种豆科绿肥对土壤可溶性氮和氮水解酶季节性变化的影响。试验设3个处理:套种平托花生(Arachis pintoi)(TPA)、套种圆叶决明(Chamaecrista rotundifolia)(TPC)和清耕果园(CK)...
关键词:豆科绿肥套种 可溶性氮 季节性变化 氮水解酶 定位试验 
刈割对豆科和非豆科植物叶片内稳性及叶片土壤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
《草地学报》2024年第5期1513-1521,共9页杜艺 宋佼阳 张玉林 柴旭田 张志浩 ISLAM Waqar 曾凡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27107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21D01D02)共同资助。
为了明确豆科和非豆科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养分利用策略的差异。本试验以典型豆科植物苜蓿(Medicago sativa)和非豆科植物菊苣(Cichorium intybus)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21年7月14日(播种后第60 d)、2021年8月3日(播种后第80 d)和2021年...
关键词:生态化学计量 植物养分 内稳性指数 土壤特性 
不同混播模式对播种当年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被引量:4
《草地学报》2024年第1期340-348,共9页孙伶俐 孟翔 谢开云 颜安 刘伟 杨龙 崔荷婷 赵越 褚皓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研发项目(2022B02003);新疆“三农”骨干人才培养项目(2022SNGGGCC019)资助。
为探究不同混播模式对牧草产量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本试验通过设置11种混播模式,即4个豆科牧草混播模式[杂花苜蓿(Medicago varia)+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混播比例为1∶1∶1,1∶1∶2,1∶2∶1,2∶1∶1...
关键词:混播模式 牧草产量 营养价值 豆科牧草 禾本科牧草 
南方丘陵区施肥量与2种决明生长性能关系分析被引量:1
《草地学报》2023年第10期3085-3093,共9页钟珍梅 杨庆 翁伯琦 李春燕 
福建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5511”协同创新工程项目(XTCXGC2021019)资助。
为了探讨氮、磷和钾对决明(Chamaecrista)生长的影响,本研究分别设置氮、磷和钾肥的5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施肥量下2种决明生物量、农艺性状的变化,以及生物量、结荚数和结瘤数与施肥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施肥量与2种决明生物量、结荚数...
关键词:施肥量 豆科绿肥 生长性能 回归方程 通径分析 决策系数 
欧文氏菌DE2对三种豆科牧草幼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
《草地学报》2023年第9期2642-2652,共11页何林鑫 黄荣 田望军 靳振海 赵亮 陈海雁 张振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60369);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20JR10RA562);草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人才培育项目(KLGE202203)资助。
为明确梨火疫病的优势致病菌欧文氏菌DE2(Erwinia sp.DE2)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和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3种豆科牧草幼苗的生长影响,本试验采用生长瓶萌发试验,测定了DE2对3种豆科牧草种...
关键词:梨火疫病优势致病菌 豆科牧草 幼苗生长 生理指标 
宿主和养分介导了AMF和根瘤菌对植物生长的协同效应被引量:3
《草地学报》2023年第7期1931-1938,共8页郭川 周冀琼 张英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2192462,32192460)资助。
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和根瘤菌(Rhizobium)是两类重要的土壤微生物,可与植物形成共生体系,帮助植物吸收养分和水分,从而促进植物生长。宿主植物和养分条件不同,AMF和根瘤菌介导的植物生长状况不尽相同。本研...
关键词:丛枝菌根真菌 根瘤菌 协同效应 氮磷添加 豆科 非豆科 
达乌里胡枝子四株耐盐碱根际促生菌的鉴定及其促生作用被引量:6
《草地学报》2023年第4期1036-1047,共12页黄臣 韩玲娟 梁银萍 杨凯元 蒋霖 孙小涵 范乐 赵祥 高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70438);山西农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18YJ37)资助。
挖掘耐盐碱菌种和研发生物改良制剂是治理退化盐碱草地和开发利用盐碱荒地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对菌株进行鉴定,测定不同盐碱浓度下液体培养基其菌株浓度,功能性培养基测定其促生特性,定量测定其促...
关键词:黄土高原 根际细菌 豆科 禾本科 耐盐碱 促生特性 
紫花苜蓿/豆科牧草间作的生态效益分析被引量:4
《草地学报》2023年第3期884-892,共9页孙元伟 吕陇 王琦 赵晓乐 张登奎 周旭姣 崔循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61050)资助。
为探究我国半干旱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豆科牧草适宜间作模式,本研究采用完全随机设计,以紫花苜蓿单作为对照,研究紫花苜蓿/3种豆科牧草(毛苕子(Vicia villos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和豌豆(Pisum sativum))间作对土壤水分...
关键词:豆科间作 生物多样性 食物当量 
一种新的蒺藜苜蓿遗传杂交方法被引量:1
《草地学报》2023年第3期914-922,共9页张浩巍 马昕巍 高雅晴 石文敏 卢丽娟 席杰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402127);陕西省重点产业创新链(群)-农业领域(2020ZDLNY02-05);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 JQ307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大学生校级科创项目(X202210712216)资助。
遗传杂交技术是开展遗传研究的基本工具,也是研究基因功能的必要手段之一。虽然对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的研究愈来愈多,但其遗传杂交技术因难度较高而只被研究蒺藜苜蓿比较悠久的科研团体掌握。为了便于更多实验...
关键词:豆科植物 模式植物 蒺藜苜蓿 遗传杂交 人工杂交 花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