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

作品数:2157被引量:2051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曲安京陈美东滕艳辉李维宝刘道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国家天文x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历法大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中国国家天文》2024年第2期54-58,共5页萧耐园(文/图) 闫道原(图) 
作为我国民间传承历法中的一朵奇葩,《黄龙日盘八卦历》以其独特的阳历形式,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作为迄今为止最精确的阳历,其精度甚至高于当今世界通行的《格里历》。
关键词:民间传承 人民的智慧 花园里 阳历 历法 创造力 奇葩 
从观象授时到天空地一体化授时
《中国国家天文》2021年第3期16-21,共6页许龙霞(文/图) 李孝辉(文/图) 窦忠(文/图) 
观象授时,人类最初认知自然的行为,通过对空间和时间的分辨得到准确的时间历法是农业社会的大事。21世纪的今天,我们要建设的是天空地一体化授时体系,更是支撑经济社会运行和国家安全的重大基础设施。
关键词:观象授时 经济社会运行 空地一体化 历法 21世纪 空间和时间 
日食轶事二三则
《中国国家天文》2020年第6期22-27,共6页黎耕(文/图) 
一场日食引发的血案明朝末年,已行用二百余年的大统历误差越来越大。对于一部历法而言,推算日月食是一个重要功能,而此时的大统历却经常推食不食,或者不食而食。崇祯二年(1629年),历官推算日食再次失误,而徐光启则根据传教士的西洋方法...
关键词:日食 钦天监 徐光启 日月食 历法 大统历 传教士 明朝末年 
古诗词中的历法
《中国国家天文》2019年第12期72-75,共4页萧耐园 
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反映季节变换、节庆民俗的佳作,这类诗词往往会涉及到古代历法的有关知识;而了解一下传统历法是如何编制的,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切地体味这些诗词的意趣。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词 季节变换 古诗词 节庆民俗 传统历法 
西藏的天文历算
《中国国家天文》2015年第9期14-18,共5页次多 
西藏的历法具有鲜明的特点,在世界历法之林中独树一帜。本刊编辑部特邀西藏自治区藏医院天文历算研究所的次多副研究员撰文,介绍了西藏的天文历算。
关键词:西藏自治区 天文历算 研究员 研究所 编辑部 历法 
宇宙中的“定时炸弹”
《中国国家天文》2014年第12期18-25,共8页蒋世仰 
自古以来,美丽而深邃的太空给人类带来了无穷无尽的遐想,但有时也会带来困惑。日月星辰的规律运动给人类生活提供了必需的能量,也帮助人类制订了历法和生息劳作的时间规律。然而,太空中还有一些看起来并不平常的变化,也曾令古人感...
关键词:定时炸弹 宇宙 人类生活 时间规律 太空 历法 星星 
生日与生日文化
《中国国家天文》2013年第2期20-25,共6页吴蕴豪 郭晓博 
作为生命周期的“刻度”,生日是如何起源的呢?公历生日与农历生日,其背后隐含着哪些有趣的文化差异?生日,是一种由数字纪日的历法体系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在不同的历法传统下,不同民族和文化对生日有不一样的理解,这也是文化差异...
关键词:文化差异 生日 生命周期 文化现象 历法 刻度 农历 公历 
亚美尼亚的天文学
《中国国家天文》2012年第10期54-55,共2页Areg M.Mickaelian 吴蕴豪(译) 
亚美尼亚天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亚美尼亚人从古时候起就积累了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并用石刻艺术、古天文台、历法和年表、天象记录、中世纪星图、天文学术语等许多形式保留下了这份文化遗产。
关键词:天文学知识 亚美尼亚 石刻艺术 天象记录 文化遗产 天文台 多形式 历法 
“中气不足”话闰月
《中国国家天文》2012年第3期46-50,共5页吴蕴豪 
二十四节气在传统历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与闰月的设置还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闰月 二十四节气 历法 
玛雅历
《中国国家天文》2012年第1期58-62,共5页傅承启 
玛雅历法是世界天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关于“2012末日”的说法就是脱胎于玛雅历法。
关键词:玛雅历 世界天文学史 历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