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词

作品数:258被引量:17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庆存徐志啸杨化坤陆雨刘邦凡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燕山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普遍语用学看中国古代诗词之圆美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55-62,共8页张再林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现代中国价值观念史”(18ZDA020)。
从语言学上讲,中国古代诗歌和语用学有着不解之缘。这一点不仅表现在古代诗歌从语用学的语言“语境”走向诗歌的“情境”上,还以一种更为完整、更为全面的方式,表现在其与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三个维度严格的重合上。认识到这一点,除...
关键词:普遍语用学 中国古代诗词 唐代以诗取士 政治美学化 
论中国古代诗词中酒文化的审美情趣
《中国酒》2024年第9期84-85,共2页夏丙杰 
中国古代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审美情趣,其中酒作为诗人们倾诉情感、抒发思想的重要载体之一,不仅在诗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酒在诗人眼中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精...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词 诗词文化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古代诗人 精神寄托 审美表达 士大夫阶层 古代文人 
一诗舞成——读《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文学艺术周刊》2024年第13期45-47,共3页杨田雨 
袁行霈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泰斗级人物,将最初的研究方向定在中国诗歌艺术的研究上,很大程度上是受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文学史拆分研究现状的驱动。袁行霈的《中国诗歌艺术研究》在对中国古代诗词进行深入分析的同时,也为当代诗...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词 中国诗歌艺术 当代诗歌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 中国传统美学 袁行霈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泰斗级 
稚子欢歌,儿童百态--古诗词里的儿童形象
《现代阅读》2024年第11期28-31,共4页唐灿 
《孟子·离娄下》有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每个人的心底,永远有个地方藏着童年,可以让自己重新做回小孩。在中国古代诗词里,描写童年生活和体现儿童百态的俯拾皆是,其中的儿童形象大多天真可爱、活泼快乐,而这些描绘孩童...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词 儿童形象 古诗词 童年生活 赤子之心 童心童趣 
中国古代诗词中花卉意象的象征举隅
《今古文创》2024年第22期37-39,共3页向佳佳 
“花卉”一词本原指生物领域中的草本植物,但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于文学领域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已可见端倪。先秦时期《诗经》《楚辞》多以花寓意象征着文人的美好寄托;唐宋以来,花卉已成为诗词中具有美学色彩的象征客体;近代时期,在生...
关键词:中国诗词 花卉意象 象征 
步步追问辨析,深入探求本质跟--《说“木叶”》学层层说理
《现代阅读》2024年第12期41-47,共7页李璐琳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三单元《说“木叶”》一文,以“木叶”为对象,探讨了中国古代诗词创作和鉴赏中的暗示性问题。作者依靠自身丰厚的文学功底和严谨的论证逻辑,深入思考,旁征博引,对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独到的挖掘,使读者对中国...
关键词:高中语文 中国古代诗词 文学功底 暗示性 旁征博引 论证逻辑 说理 艺术表现力 
诗韵霓裳——兰玉时装艺术作品展
《新华月报》2024年第10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兰玉,生于苏绣世家。此次展览共展出兰玉近年来新创作的现代服饰作品,以及与母亲(苏绣传承人)共同创作的苏绣作品。这些作品以中国古代诗词和绘画作品为创作源泉,将苏绣艺术、丝绸艺术与时装艺术相结合,编织了一场诗韵霓裳的对话。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词 创作源泉 艺术作品展 现代服饰 诗韵 兰玉 绘画作品 苏绣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关雎》和《枫桥夜泊》的钢琴伴奏及其特点研究
《戏剧之家》2024年第13期87-89,共3页陈鹏 
中国古代诗词艺术歌曲《关雎》以《周南·关雎》为原型,歌颂唯美、浪漫而真挚的爱情,其钢琴伴奏具有较强的声韵观和美学观,保留了诗歌的古典意韵,对爱情的主题进行升华与凝练。歌曲《枫桥夜泊》以唐代诗人张继的古诗《枫桥夜泊》为蓝本...
关键词:中国古代诗词 艺术歌曲 《关雎》 《枫桥夜泊》 钢琴伴奏 
基于国际中文教育视域下的中国古代诗词教学探究
《汉字文化》2024年第8期77-79,共3页吴庆刚 
从国际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来看,对中国古代诗词的传授显得尤为关键。中国古代诗词,作为中华文明瑰宝的一环,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巅峰之作,更承载了深邃的历史与哲学思想以及多元的情感价值。在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环境下,...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 中国古代诗词教学 
湛湛江水上有枫: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枫意象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102-112,共11页张英 
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宋代江南谪寓文人研究”(编号:23ZWB003)。
枫意象的文学书写历程漫长而丰富,其各种基本的情感意蕴和表达方式,从战国后期开始逐渐发展,至唐代得到了定型,宋以后又有进一步扩充。枫意象具有强烈的情感寄寓与鲜明的审美特性,其所表达的往往是与还乡母题密切关联的悲感情绪,揭示了...
关键词:枫树 红叶 屈原 还乡 贬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