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历

作品数:420被引量:185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左玉河刘力周凤玲卢敬叁张钟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这个蛇年为啥有384天?
《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有网友发现,公历2025年有365天,农历乙已蛇年则有384天。而公历2024年全年366天,甲辰龙年则是354天。为什么公历年与农历年的“时差”时长时短?“公历、农历年各年‘时差’不同与置闰规则有关。”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
关键词:紫金山天文台 时间间隔 时差 中国科学院 回归年 阳历 公历 置闰规则 
这个蛇年为啥有384天?
《妇女生活》2025年第2期F0002-F0002,共1页
有网友发现,公历2025年有365天,农历乙巳蛇年则有384天。而公历2024年全年366天,甲辰龙年则是354天。为什么公历年与农历年的“时差”时长时短?“公历、农历年各年‘时差’不同与置闰规则有关。”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
关键词:紫金山天文台 时间间隔 时差 中国科学院 回归年 阳历 公历 置闰规则 
中国古代历法
《公民与法(检察版)》2024年第12期9-9,共1页
年岁:年和岁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十二个月为一年,闰年有十三个月,平年有354日,闰年有383日。古人所谓岁,也就是现代天文学所谓回归年,又叫太阳年,一岁就是365日。年是阴历,岁是阳历,所以中国古代历法是阴阳合历。
关键词:中国古代历法 阴阳合历 闰年 回归年 阳历 现代天文学 十二个 阴历 
“土圭之法的故事”教学案例与评析
《小学教学(数学版)》2024年第9期37-41,共5页黄升昊(设计/执教) 唐彩斌(评析) 
课前布置。完成如下学习任务单,通过前期的查询资料、动手实践、同伴交流、提出感兴趣的研究问题等方式展开。土圭之法学习任务单《尚书·尧典》中说:“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说明,至少在商周时代,人们就知道阳历...
关键词:学习任务单 动手实践 商周时代 周期调整 《尚书·尧典》 教学案例 阳历 同伴交流 
公历2024年为啥比农历甲辰年长12天?
《党建文汇(下半月)》2024年第2期61-61,共1页周润健 
送别2023年,我们迈入令人期待的2024年。天文科普专家介绍,公历2024年为年,2月有29天,全年共有366天,而农历甲辰年(龙年)则是平年,全年只有354天。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天津市天文学会理事杨婧解释说,目前国际通用的公历在我国民间俗称“...
关键词:中国天文学会 天文科普 回归年 运动周期 公历 阳历 学会理事 公转 
我国历法大花园里的一朵奇葩
《中国国家天文》2024年第2期54-58,共5页萧耐园(文/图) 闫道原(图) 
作为我国民间传承历法中的一朵奇葩,《黄龙日盘八卦历》以其独特的阳历形式,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作为迄今为止最精确的阳历,其精度甚至高于当今世界通行的《格里历》。
关键词:民间传承 人民的智慧 花园里 阳历 历法 创造力 奇葩 
“春节”名称的由来
《党建文汇(上半月)》2024年第2期57-57,共1页上官云 
时间走到了1912年,那一年1月,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要求内务部编印新历书,随后又规定阳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但不叫“元旦”。由此一来,在中国出现了两种历法体系:一种是官方推行的“阳历”,作为公共行政、国...
关键词:阳历 临时大总统 国际交往 历书 公历 公共行政 历法 内务部 
你分得清阳历、阴历和农历吗
《第二课堂(小学版)》2024年第1期14-15,共2页
大家好!我是小小科普员袁小雪,来自广东东莞市虎门马城小学五年级一班。今天,我来跟同学们讲讲阳历、阴历和农历的区别。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最常用的历法有哪几种吗?你们是不是也会经常把历法搞混淆呢?下面,我就来给大家介绍阳历、阴...
关键词:阳历 阴历 历法 广东东莞市 农历 区别 
煨豆
《初中生》2024年第1期40-43,共4页兰旭霞 
阳历五月,四方碧绿,山野芬芳,果实到处可见。但此时的果实基本上都没成熟,味道青涩,人不得口。只要得空,我们就像一只只小饿狼一样在村子周边晃荡,十几双眼睛滴溜乱转,寻找一切可以吃的东西。周末的早上,阳光明媚,鸟儿啾啾,我们像往常一...
关键词:阳历 晃荡 饿狼 
高鲁:紫金山天文台的奠基人——曾主政中央观象台并推行阳历
《工会信息》2023年第22期32-35,共4页王森 
建成于1934年的紫金山天文台,举世闻名但世人却很少知道,这座当年被称之为“远东第一台”的中国近代天文台,所以能在战乱频仍、经济凋敝、天文事业发展极其困难的历史条件下创建成功,与它的奠基人——高鲁是分不开的。
关键词:紫金山天文台 中央观象台 奠基人 天文事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