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发展规律

作品数:790被引量:607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巴特尔何立峰邹季周一平李正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北京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世界主要国家现代家庭福利政策的历史发展与经验规律被引量:14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6年第4期51-65,共15页刘继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现代社会福利体系建构研究"(15ASH008);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课题"发达国家家庭福利政策理论;政策法规与服务体系研究"
家庭政策泛指现代国家旨在影响或改变现存家庭生活模式的基本原则和有计划程序的总和。现代家庭政策是最重要的社会政策,家庭秩序与家庭福利是国家秩序与社会福利状况的基础。世界主要国家家庭福利政策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历史发展:17至19...
关键词:家庭政策 社会救助 社会保险 社会服务体系 福利国家 历史发展规律 
共产主义是推不倒的被引量:1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第4期19-25,共7页梁柱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党旗帜鲜明地高扬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倡导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极端重要的现实针对性和深远意义。共产主义所以是推不倒的,因为它是科学,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这已为马...
关键词: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政党 历史发展规律 
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与历史发展规律的警示意义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5-14,共10页梁柱 
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表明,在帝国主义已经牢牢地控制了中国之后,中国失去了独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机缘。只有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把爱国主义的社会理想同争取社会主义的前途联结起来,才为中国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开辟了广...
关键词:近代中国 发展规律 警示意义 
解析“中国梦”的钥匙——读《国家大势》
《北京支部生活》2013年第5期68-69,共2页黄宗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要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信不是迷信.也不是轻信,它应该是建立在对中国百年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正确认识...
关键词:中国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国家 钥匙 解析 历史发展规律 中国近现代 伟大复兴 
“三个自信”托起“中国梦”
《博览群书》2013年第4期57-58,共2页黄宗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近现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要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全党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信不是迷信,也不是轻信。它应该是建立在对中国百年历史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正确...
关键词:中国梦 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历史发展规律 中国近现代 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 发展趋势 
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看待全球化被引量:6
《求是》2001年第3期55-58,共4页丰子义 
关键词: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 历史发展规律 生产关系 生产力 
对研究“双重使命”的几点看法被引量:1
《北大史学》1995年第1期56-58,共3页李安山 
前面几位老师已对'殖民统治的双重历史使命'提出了系统的看法,并概括了国内同仁对此问题的种种观点,我仅就研究这一问题的方法论提出几点看法。首先,应承认一个前提:从人类(而非民族主义)的政治标准看,殖民统治是强国强加给弱国(或地区...
关键词:双重使命 政治标准 内部力量 殖民地人民 殖民制度 殖民统治 非殖民化 殖民政府 道德判断 历史发展规律 
我的四点意见
《北大史学》1995年第1期32-34,共3页罗荣渠 
长话短说,想谈四点意见。对任何大的历史运动,都应该从多角度去进行透视,才能展现其丰富而复杂的历史内涵,避免片面性。1.关于殖民主义的两重性问题,首先涉及一个理论问题: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是单线的还是多线的,按过去的一种观点,认为任...
关键词:破坏力量 历史发展规律 自我变革 历史运动 发展阶段 主权独立 社会革命 历史内涵 双重使命 新兴工业化国家 
试论历史规律被引量:13
《历史研究》1987年第5期3-19,共17页王和 周舵 
在建国以来的历史研究、特别是史学理论研究中,人们久已习惯于用"历史规律"或"历史发展规律"来解释历史.根据恩格斯的著名论断:"现代唯物主义把历史看做人类的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运动规律",学者们把揭示历史的发...
关键词:历史规律 历史发展规律 普遍规律 规律性 历史学家 历史研究 外部条件 本质 人类社会 事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