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分析

作品数:1154被引量:3803H指数:23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门洪华武力刘至治王正琦臧知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期刊=中国经济史研究x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被引量:69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第1期23-31,76,共10页武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B类课题<1949年以来的城乡经济关系若干问题研究>的阶段成果
1978年以前,农民和乡村对工业化和城市的支持,主要是通过提供农业产品的剩余来为工业化提供积累和降低成本。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至2003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城乡“二元经济”的解体,农民和乡村对工业化和城市的支持形式,发生了...
关键词:城乡关系 二元结构 剪刀差 城市化 
转轨与摩擦:1979—1991年中国二元经济体制格局的历史分析被引量:12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3-10,共8页赵凌云 
1979—1991年间是中国经济市场化和经济体制转轨的一个特殊重要时期。该时期中国启动了经济市场化过程,形成了经济市场化与经济体制转轨的道路,更重要的是,其间的内在矛盾,决定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未来走向。1992年提出“社会主义市场...
关键词:转轨 摩擦 经济市场化 经济体制格局 双轨制 
中国粮食国际贸易和性质的历史分析被引量:12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20-28,共9页瞿商 
国家教育部2005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粮食流动与中国粮食安全研究"(05JA790081)阶段性成果
20世纪50年代中国粮食出口大于进口,粮食国际贸易的性质主要是换汇换机器设备,推进国家的经济建设:20世纪六十、七十年代粮食进口大于出口,性质是救济人民生活、获得外汇和支持世界革命;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仍然是进口大于出口,性...
关键词:粮食 国际贸易 性质 发展趋势 
中国工业化路径转换的历史分析被引量:16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4期49-58,共10页武力 
新中国工业化的历程表现出它经历了三次道路选择,即:20世纪50年代选择的以“单一公有制”为基础的“优先发展重工业”道路;80年代选择的以“改革开放”为基础的“外延型全面发展”道路;世纪之交选择的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基础的“新型...
关键词:工业化 发展战略 新型工业化 
1978年以来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进程及效率评析被引量:7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1期69-77,共9页丁孝智 季六祥 
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进程的阶段描述入手 ,基于历史分析和反思 ,本文认为 ,这一改革是长期而理性的 ,是阶段性展开和渐次推进的。在此过程对于不同层面的改革实践均较为有效 ,但探索却是其基本性质所在 ;通过效率分析 ,进一步阐明这种探...
关键词:国有企业 产权改革 效率分析 阶段性 问题 历史分析 层面 评析 基本性质 反思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形成及其趋同的历史分析被引量:26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第1期133-142,共10页江世银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是在计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逐步引进了市场机制 ,同时也强化了地方保护主义和地区利益驱动 ,从而产生了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区域产业结构趋同会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消极影响 ,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带...
关键词:区域产业结构 趋同 中国 地区利益 区域经济发展 国民经济 市场机制 消极影响 历史 探析 
1993年1—4期总目录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160-160,共1页
关键词:小农经济 江南 外债 总目录 农村手工业 鸦片战争前 清末民初 资源委员会 抗战时期 历史分析 
中国资本、资本效率、工资水平和技术进步状况的历史分析(1952—1990)被引量:7
《中国经济史研究》1993年第4期33-52,共20页段宾 张瑞 
社会生产的初始动力和决定因素是资本。资本数量的多少和资本积累的快慢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研究一个国家的资本状况,即这个国家的资本数量、资本生产率,资本利润率和每个就业者的资本装备率(亦即技术水平)对了解这...
关键词:资本生产率 平均工资 资本量 技术进步 技术水平 工资水平 历史分析 中国资本 资本增长率 资本利润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