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民族志

作品数:37被引量:99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张佩国陈兴贵宋蜀华张海超符太浩更多>>
相关机构: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大学云南大学吉首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世界民族》《电化教育研究》《中国民族博览》《法律和社会科学》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选择条件:
  • 机构=上海大学x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从中心转为边疆——对《隐藏的祖先:妙香国的传说和社会》之解读
《美与时代(城市)》2015年第4期97-98,共2页杨梅 
基于《隐藏的祖先:妙香国的传说和社会》的阅读,理解洱海地区作为南诏大理王朝中心经历元朝的收编之后,成为帝国的边疆这一历程。连瑞枝透过对大理白族地区的传说、书画和经卷爬梳,来厘清南诏大理国的结构样貌,以"过去"作为田野来构筑...
关键词:历史民族志 佛国 社会结构 社会变迁 
“历史民族志”与“历史的民族志”——民族志实践中的历史之纬被引量:5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8-12,26,共6页陈静 
作为新兴的跨学科合作平台,历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已渐趋成熟,其依托民族志报告的文本书写,包括两种类型":历史民族志"和"历史的民族志",二者的内涵与外延呈现不同的研究取向与价值。此二种写作方式,将历时性与共时性作为交叉的基轴统...
关键词:历史民族志 历史的民族志 过去与当下 历史维度 
华南研究的历史人类学实践——读《皇帝与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1年第5期18-21,30,共5页杨丽 
历史民族志既是历史人类学的表述形式也是历史人类学的方法论。《皇帝与祖宗》一书是历史人类学在华南研究的整体性实践,研究方法上体现了结构与过程、共时性与历时性的统一。不仅呈现了华南宗族的历史主体性,同时具有区域研究的价值。
关键词:历史民族志 历史人类学 华南研究 
风水与坟业的历史民族志——清代光绪十八年绩溪司马墓“盗葬案”探析被引量:3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8,共8页张佩国 
上海高校创新团队(第一批)建设项目资助
明清时期的徽州,人们的风水观念极其浓厚,官方对风水观念的正统性表达与官绅的实践也相背离。在清代光绪十八年发生的绩溪县登原司马墓"盗葬案"中,风水和坟业纠缠在一起,形成整体的历史实践。而以往关于风水的象征论和坟山的法律社会史...
关键词:风水 坟业 历史实践 历史民族志 
从政治伦理学到历史民族志--访著名人类学者张佩国教授被引量:1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22-27,共6页徐晶 谢杲馥 张佩国 
张佩国教授在访谈中从自己的个人学术经历出发,谈到他对华北、江南以及徽州乡村社会的地权、林权、坟山等问题的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历史人类学方法在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变迁研究中的具体运用,涵盖历史人类学研究的方法论和知识论等人类...
关键词:乡村社会 历史人类学 地权 林权 
祖先与神明之间——清代绩溪司马墓“盗砍案”的历史民族志被引量:14
《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171-188,223-224,共18页张佩国 
在"十姓九汪"的徽州,汪公是汪姓的祖先,又是徽州的地方"土神",是地域之神。在清代道光年间,围绕着徽州绩溪县登源汪公庙庙产和司马墓坟业的讼争,整体性地呈现了地域崇拜、宗族认同、绅权治理、祭祀礼仪、司法实践、风水观念、地权纠纷...
关键词:地域神明 祖先崇拜 联宗组织 整体动员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